迟子建小说梦意象研究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6页 |
·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4-16页 |
第二章 迟子建小说梦意象的形成 | 第16-20页 |
·民族地域文化的滋养 | 第16-17页 |
·梦文化对迟子建创作的影响 | 第17-18页 |
·迟子建的梦情结 | 第18-20页 |
第三章 迟子建小说梦意象的文本呈现 | 第20-32页 |
·梦意象的主体 | 第20-25页 |
·以动植物为主体 | 第20-22页 |
·以人为主体 | 第22-25页 |
·梦意象的内容 | 第25-32页 |
·思念之梦 | 第25-26页 |
·回忆之梦 | 第26-27页 |
·寄托希望之梦 | 第27-29页 |
·预言之梦 | 第29-30页 |
·仙鬼之梦 | 第30-32页 |
第四章 迟子建小说梦意象的审美内涵 | 第32-39页 |
·展现东北地域文化色彩 | 第32-34页 |
·少数民族宗教文化 | 第32-33页 |
·东北民俗文化 | 第33-34页 |
·体现作者的人文关怀 | 第34-37页 |
·关心自尊自爱的女性 | 第34-35页 |
·关注社会底层小人物的命运 | 第35-37页 |
·显现生命的意义 | 第37-39页 |
第五章 迟子建小说梦意象的审美特征 | 第39-43页 |
·平民化叙事特征呈现 | 第39-40页 |
·多重叙事视角运用 | 第40-41页 |
·立体化人物形象塑造 | 第41-43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8页 |
致谢 | 第48-4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