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汉语语文论文

柬埔寨华校中小学生汉语趋向补语句习得研究

目录第1-5页
中文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8页
绪论第8-13页
   ·选题理由和意义第8页
     ·选题理由第8页
     ·选题意义第8页
   ·对外汉语教学中趋向补语研究概况第8-11页
     ·汉外趋向动词相对应形式的对比分析第8-9页
     ·习得偏误分析第9-10页
     ·习得顺序研究第10-11页
   ·语料来源和研究方法第11-13页
     ·语料来源第11-12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12-13页
第一章 汉柬趋向补语对比研究第13-36页
   ·汉束趋向补语简述第13-14页
   ·结构形式的比较第14-18页
     ·“动词+趋向补语”带零宾语第14页
     ·“动词+趋向补语”带一般宾语第14-16页
     ·“动词+趋向补语”带处所宾语第16-17页
     ·“把”字句中的宾语的位置第17-18页
   ·语义的差异第18-32页
     ·趋向意义的比较第18-24页
     ·趋向动词引申义的比较第24-32页
   ·汉柬趋向补语句对比分析及学习难度预测第32-34页
     ·一对零的对应关系第32-33页
     ·一对一的对应关系第33页
     ·二对一的对应关系第33-34页
     ·三对一的对应关系第34页
   ·小结第34-36页
第二章 束华中小学生趋向补语句习得情况研究及偏误分析第36-64页
   ·束华中小学生趋向补语句使用情况第36-39页
     ·柬华中小学生趋向补语句总体使用情况第36-37页
     ·各句式在不同年级的使用频率分析第37-39页
   ·正确用例和正确率考察分析第39-42页
   ·汉语趋向补语句习得顺序探讨第42-51页
     ·正确使用相对频率法第42-43页
     ·习得区间法第43-48页
     ·蕴涵量表法第48-49页
     ·三种研究方法所得习得顺序的等级相关第49-51页
   ·检验习得难度预测第51-54页
   ·偏误用例统计分析第54-61页
     ·句式选择方面的偏误第54-56页
     ·句式构成方面的偏误第56-59页
     ·误用“V来V去”格式的偏误第59-61页
   ·偏误原因考察与分析第61-62页
     ·从语言迁移的角度来看第61页
     ·从学习策略的角度来看第61-62页
     ·从教材编排与教师教学的不良影响来看第62页
   ·小结第62-64页
第三章 对柬汉语趋向补语句教学的相关建议第64-68页
   ·对现有教材的考察第64-65页
   ·从习得顺序看教学分级第65-66页
   ·从习得情况看教学的侧重点第66-68页
     ·对四、五年级的教学建议第66-67页
     ·对六、七年级的教学建议第67页
     ·对八、九年级的教学建议第67-68页
结论第68-70页
参考文献第70-75页
 (一) 论文第70-73页
 (二) 专著/教材第73页
 (三) 学位论文第73-75页
附录第75-76页
后记第76-77页

论文共7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民国时期普通中学教师管理制度变迁研究
下一篇:高校体育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英文摘要语言问题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