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目录 | 第7-9页 |
1 绪论 | 第9-14页 |
·选题背景与意义 | 第9-10页 |
·选题的背景 | 第9-10页 |
·选题的意义 | 第10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·方法选择 | 第11-12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2页 |
·论文主要创新点 | 第12-14页 |
2 文献回顾及研究设计 | 第14-22页 |
·逆向创新的相关研究 | 第14-15页 |
·技术源获取的相关研究 | 第15-17页 |
·研究设计 | 第17-22页 |
·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·典型案例素描 | 第18-20页 |
·案例数据来源 | 第20-22页 |
3 技术源获取过程模型的扎根分析 | 第22-41页 |
·开放性译码 | 第22-25页 |
·对国内典型跨国企业的开放性译码 | 第22-24页 |
·对国外典型跨国企业的开放性译码 | 第24-25页 |
·主轴译码 | 第25-29页 |
·选择性译码 | 第29-31页 |
·信度与效度检验 | 第31-32页 |
·论模型的阐释与研究发现 | 第32-41页 |
·逆向创新技术源渠道确定 | 第32-37页 |
·逆向创新技术“翻译”与“熟化” | 第37-38页 |
·逆向创新技术整合与内化 | 第38-39页 |
·企业家及核心团队的中介导向作用分析 | 第39-41页 |
4 企业家及核心团队在技术源获取及内化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分析 | 第41-56页 |
·实证研究框架与研究假设 | 第41-44页 |
·理论模型的深化和完善 | 第41-43页 |
·研究框架与假设提出 | 第43-44页 |
·问卷设计与样本描述 | 第44-46页 |
·问卷设计 | 第44-45页 |
·样本描述 | 第45-46页 |
·信度检验 | 第46-47页 |
·探索性因子分析 | 第47-52页 |
·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| 第52-54页 |
·研究结果讨论 | 第54-56页 |
5 结论与展望 | 第56-58页 |
·研究结论 | 第56-57页 |
·研究局限与展望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2页 |
附录A 调查问卷 | 第62-6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65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