低污染模型燃烧室的数值计算
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1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1-21页 |
| ·引言 | 第11-12页 |
| ·低污染燃烧技术的研究概况 | 第12-16页 |
| ·RQL 燃烧技术原理 | 第16-18页 |
| ·RQL 燃烧技术的研究现状 | 第18-19页 |
| ·RQL 燃烧室的研究内容 | 第19-21页 |
| 第2章 基本方程与物理模型 | 第21-34页 |
| ·基本方程 | 第21-23页 |
| ·质量守恒方程 | 第21页 |
| ·动量守恒方程 | 第21-22页 |
| ·能量守恒方程 | 第22页 |
| ·组分质量守恒方程 | 第22-23页 |
| ·湍流模型 | 第23-24页 |
| ·N-S 方程时间平均法 | 第23页 |
| ·涡粘模型 | 第23-24页 |
| ·非预混燃烧模型 | 第24-28页 |
| ·混合分数的输运方程 | 第25页 |
| ·混合分数与组分质量分数、密度及温度之间的关系 | 第25-26页 |
| ·湍流-化学相互作用模型 | 第26-28页 |
| ·辐射模型 | 第28-30页 |
| ·辐射模型离散法 | 第28页 |
| ·离散坐标方程 | 第28-30页 |
| ·NOX 生成机理 | 第30-32页 |
| ·热力型NOX | 第31页 |
| ·瞬发型NOX | 第31-32页 |
| ·CO 生成机理 | 第32-34页 |
| 第3章 RQL 燃烧室的几何模型的建立 | 第34-36页 |
| ·火焰筒模型 | 第34-35页 |
| ·扩压器模型 | 第35-36页 |
| 第4章 RQL 燃烧室的数值分析 | 第36-62页 |
| ·淬熄段孔位置的研究 | 第36页 |
| ·淬熄段流动面积的研究 | 第36-37页 |
| ·富油段研究 | 第37-43页 |
| ·旋流器间距的研究 | 第38-40页 |
| ·旋流器出口角的研究 | 第40-41页 |
| ·旋流器内径与外径比的研究 | 第41-43页 |
| ·淬熄孔的研究 | 第43-49页 |
| ·射流空气量的研究 | 第49-53页 |
| ·富油区化学当量比的研究 | 第53-57页 |
| ·带扩压器的计算分析 | 第57-62页 |
| 结论 | 第62-6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4-67页 |
| 致谢 | 第67-68页 |
|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(含录用)的学术论文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