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英文摘要 | 第6-7页 |
1. 问题的提出 | 第7-14页 |
·背景分析 | 第7-11页 |
·传统教学的弊端 | 第7页 |
·目前中学生“问题意识”薄弱 | 第7-11页 |
·研究的意义 | 第11-14页 |
·理论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实际意义 | 第12-14页 |
2. 国内外研究的动态 | 第14-15页 |
·国外研究的现状概况 | 第14页 |
·国内研究的现状概况 | 第14-15页 |
3. 研究的理论基础 | 第15-17页 |
·研究的心理学基础 | 第15页 |
·发展心理学基础 | 第15页 |
·能力心理学基础 | 第15页 |
·研究的认识论基础 | 第15-17页 |
·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| 第15-16页 |
·“最近发展区”理论 | 第16页 |
·认知发现理论 | 第16页 |
·提出问题与元认知能力 | 第16-17页 |
4.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 | 第17-33页 |
·关于化学教学中的“问题” | 第17-19页 |
·“问题”的本质 | 第17页 |
·“问题”的特征 | 第17页 |
·“问题“的类型 | 第17-19页 |
·问题意识 | 第19-20页 |
·问题意识的含义 | 第19页 |
·问题意识在思维活动中的功能 | 第19-20页 |
·构建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教学模式 | 第20-23页 |
·创设问题情景的教学策略 | 第23-28页 |
·化学问题情景的含义 | 第23-24页 |
·化学问题情景的功能 | 第24-25页 |
·创设问题情景的方法 | 第25-28页 |
·指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的方法的教学策略 | 第28-32页 |
·逆向思维,提出问题 | 第29页 |
·善于观察,提出问题 | 第29页 |
·善于对比,提出问题 | 第29-30页 |
·类推思维,提出问题 | 第30页 |
·联系实际,提出问题 | 第30-31页 |
·探求因果,提出问题 | 第31页 |
·改变概念,提出问题 | 第31-32页 |
·创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的教学策略 | 第32-33页 |
5.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实验研究和结论 | 第33-44页 |
·实验研究的基本情况 | 第33页 |
·实验研究的对象 | 第33页 |
·实验研究的过程 | 第33页 |
·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教学模式案例 | 第33-36页 |
·结论 | 第36-44页 |
·学生问题意识比研究前有较大的增强 | 第36-38页 |
·学生提问数量与学习成绩的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是切实相关的 | 第38-39页 |
·通过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,可以提高学习成绩 | 第39-40页 |
·问题质量与学习成绩的关系 | 第40-41页 |
·学生问题的主要来源 | 第41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6页 |
附录 | 第46-52页 |
致谢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