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13页 |
ABSTRACT | 第13-1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6-32页 |
·纳米材料的分类和特性 | 第16-19页 |
·纳米材料的分类 | 第16-18页 |
·纳米材料的特性 | 第18-19页 |
·纳米材料的制备 | 第19-21页 |
·物理方法 | 第20页 |
·化学方法 | 第20-21页 |
·纳米材料的应用研究进展 | 第21-25页 |
·纳米材料在阴离子检测中的应用 | 第21页 |
·纳米材料在阳离子检测中的应用 | 第21-22页 |
·纳米材料生物传感器方面的应用 | 第22-25页 |
·立题背景与研究内容 | 第25-27页 |
·立题背景 | 第25-26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26-2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7-32页 |
第二章 以N,N-二甲基甲酰胺保护的铂纳米簇对Fe~(3+)识别作用的光谱法研究 | 第32-44页 |
·引言 | 第32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32-34页 |
·仪器与试剂 | 第32-33页 |
·铂纳米簇的制备 | 第33页 |
·铂纳米簇荧光光谱测定 | 第33-34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34-41页 |
·铂纳米簇的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 | 第34-35页 |
·不同溶液体系的PtNCs的荧光光谱 | 第35-36页 |
·铁离子对铂纳米簇荧光的猝灭作用 | 第36-37页 |
·pH对DMF-PtNCs-金属离子体系荧光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·不同浓度的PtNCs对DMF-PtNCs-金属离子体系荧光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·分析应用 | 第39-41页 |
·结论 | 第41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4页 |
第三章 基于铂纳米粒子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的研究及应用 | 第44-60页 |
·引言 | 第44-45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45-46页 |
·试剂和仪器 | 第45页 |
·样品预处理 | 第45页 |
·铂纳米粒子的制备和葡萄糖氧化酶的固定 | 第45-46页 |
·测定方法 | 第46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46-56页 |
·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的响应行为 | 第46-47页 |
·不同体积的0.1M的K_2PtCl_4对传感器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·不同体积的1% GOx对传感器的影响 | 第48-49页 |
·反应时间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·pH的影响 | 第50-51页 |
·缓冲溶液浓度的影响 | 第51页 |
·温度的影响 | 第51-52页 |
·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的使用寿命和响应时间 | 第52-53页 |
·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的重现性和重复性 | 第53页 |
·干扰实验 | 第53-54页 |
·人体血液的葡萄糖的测定 | 第54-55页 |
·饮料中葡萄糖的测定 | 第55-56页 |
·结论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0页 |
第四章 铂纳米增强型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的研究与应用 | 第60-72页 |
·引言 | 第60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60-61页 |
·试剂和仪器 | 第60-61页 |
·铂纳米粒子的制备 | 第61页 |
·铂纳米粒子和葡萄糖氧化酶在鸡蛋膜上的固定 | 第61页 |
·测定方法 | 第61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61-69页 |
·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的响应行为 | 第62页 |
·GOx-PtNCs与PtNPs/GO_x固定膜的比较 | 第62-63页 |
·戊二醛浓度的影响 | 第63-64页 |
·铂纳米粒子的浓度的影响 | 第64-65页 |
·pH的影响 | 第65-66页 |
·温度的影响 | 第66-67页 |
·GOx-PtNCs固定酶的葡萄糖传感器的分析性能 | 第67-68页 |
·干扰试验 | 第68页 |
·实际样品的检测 | 第68-69页 |
·结论 | 第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2页 |
第五章 基于金纳米材料比色法检测葡萄糖 | 第72-76页 |
·引言 | 第72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72-73页 |
·试剂和仪器 | 第72-73页 |
·金纳米的制备 | 第73页 |
·银氨溶液的制备 | 第73页 |
·葡萄糖溶液的检测 | 第73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73-74页 |
·金纳米溶液的紫外吸收光谱 | 第73-74页 |
·后续实验安排 | 第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76-77页 |
致谢 | 第77-78页 |
个人简介 | 第78-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