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引言 | 第8-10页 |
一、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创造性及其意义 | 第10-15页 |
(一) 音乐教育与培养创造性 | 第10-11页 |
(二) 音乐教育对培养人的创造性的价值 | 第11-12页 |
(三) 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实施“培养创造性”教学的意义 | 第12-15页 |
二、美国音乐教育对我们的启示 | 第15-20页 |
(一) 美国音乐教育中“创造”精神的由来 | 第15-16页 |
(二) “培养创造性”是美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主题 | 第16页 |
(三) 兼容先进教学法实施“培养创造性”的教学 | 第16-20页 |
1、柯达伊教学法 | 第17页 |
2、达尔克罗斯教学法 | 第17页 |
3、综合音乐感教学法 | 第17-18页 |
4、爵士乐教学法 | 第18-20页 |
三、当前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| 第20-27页 |
(一) 在教育观念上 | 第20-21页 |
(二) 教学方法上 | 第21-24页 |
(三) 在教材及教学评价上 | 第24-27页 |
四、实施“培养创造性”教学的方法探析 | 第27-43页 |
(一) 探新方法实施教学 | 第27-35页 |
1、在认知过程中培养创造性 | 第28-29页 |
2、在歌唱过程中培养创造性 | 第29-31页 |
3、在欣赏过程中培养创造性 | 第31-32页 |
4、在创作过程中,培养创造性 | 第32-35页 |
(二) 融合先进教学法实施教学 | 第35-38页 |
1、奥尔夫教学法的应用 | 第36-37页 |
2、达尔克罗斯教学法的应用 | 第37页 |
3、“发掘创造力”教学法的应用 | 第37-38页 |
(三) 实施“培养创造性”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| 第38-43页 |
1、培养创造性要贯穿整个音乐教学领域 | 第38-39页 |
2、创作要多采用即兴性的活动 | 第39-40页 |
3、创作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 | 第40-42页 |
4、创作教学要注意“过程”而不注重“成果” | 第42-43页 |
结语 | 第43-45页 |
参考资料 | 第45-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