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汉语语文论文--作文论文

关于中学写作材料生成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

摘要第1-3页
英文摘要第3-6页
第一章 绪论第6-12页
 第一节 课题的提出第6-8页
 第二节 课题研究的意义第8-9页
  一、当今写作教学状况的呼唤第8-9页
  二、《新课标》提出的要求第9页
 第三节 当今写作教学状况第9-10页
  一、教师教学状况及分析第9-10页
  二、学生学习状况及分析第10页
 第四节 当今写作教学反思第10-12页
  一、生活是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第10-11页
  二、写作材料生成的思维操作模型的训练迫在眉睫第11-12页
第二章 写作材料生成的相关理论第12-18页
 第一节 相关概念界说第12-13页
  一、材料与素材第12-13页
  二、材料的生成第13页
 第二节 写作材料生成的思维操作模型第13-18页
  一、写作赋形思维操作模型第13-14页
  二、写作路径思维操作模型第14-17页
  三、充分性思维操作模型第17-18页
第三章 中学生材料生成训练的教学实践第18-35页
 第一节 运用写作赋形思维操作模型生成材料的训练第19-22页
  一、运用重复性写作赋形思维操作模型生成材料的训练第19-20页
  二、运用对比性写作赋形思维操作模型生成材料的训练第20-22页
 第二节 运用写作路径思维操作模型生成材料的训练第22-29页
  一、运用因果性写作路径思维操作模型生成材料的训练第22-24页
  二、运用构成性写作路径思维操作模型生成材料的训练第24-26页
  三、运用过程性写作路径思维操作模型生成材料的训练第26-28页
  四、运用相似性写作路径思维操作模型生成材料的训练第28-29页
 第三节 运用充分性思维操作模型生成材料的训练第29-35页
  一、运用典型材料传统的主题第29-30页
  二、反弹琴琶第30页
  三、从不同角度生发与话题的契合点第30-33页
  四、在形式上要有创新第33-34页
  五、一材多用的训练方法第34-35页
第四章 关于中学写作材料生成教学的试验第35-39页
 第一节 试验方案的制定第35-36页
  一、理论依据第35页
  二、试验目标第35-36页
  三、试验的条件和保障第36页
  四、试验设计第36页
 第二节 试验过程第36-37页
  一、准备阶段(2009.6-2009.8)第36-37页
  二、实施阶段(2009.9-2010.12)第37页
  三、总结阶段(2011.1-2011.2)第37页
 第三节 试验结果报告第37-39页
结论第39-40页
参考文献第40-41页
 一、专著第40页
 二、论文第40-41页
后记第41-42页

论文共4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攀枝花市民族中学课堂对话的问题与策略研究
下一篇:中职语文教学培养健康人格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