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小学校外教育活动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2页 |
一、选题背景 | 第10-11页 |
二、基本概念解释 | 第11-15页 |
(一) 校外教育 | 第11-13页 |
(二) 活动课程 | 第13-14页 |
(三) 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 | 第14页 |
(四) 校外活动和课外活动 | 第14页 |
(五) 活动课程和课外活动 | 第14-15页 |
三、研究意义 | 第15-17页 |
(一) 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| 第15-16页 |
(二) 实施课程改革的需要 | 第16-17页 |
(三) 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 | 第17页 |
四、研究价值和理论依据 | 第17-19页 |
(一) 研究价值 | 第17-18页 |
(二) 理论依据 | 第18-19页 |
五、研究方法 | 第19-22页 |
(一) 文献研究法 | 第19-20页 |
(二) 调查研究法 | 第20页 |
(三) 行动研究法 | 第20页 |
(四) 比较分析法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文献综述 | 第22-30页 |
一、校外教育的发展简况 | 第22-24页 |
(一) 国内校外教育的发展简况 | 第22-23页 |
(二) 国外校外教育的发展简况 | 第23-24页 |
二、活动课程发展简况 | 第24-26页 |
(一) 国内活动课程发展简况 | 第25页 |
(二) 国外活动课程发展简况 | 第25-26页 |
三、校外教育的简要述评 | 第26-27页 |
(一) 国内校外教育简要述评 | 第26页 |
(二) 国外校外教育简要述评 | 第26-27页 |
四、文献综述 | 第27-30页 |
(一) 教育管理 | 第27页 |
(二) 校外教育 | 第27-28页 |
(三) 活动课程 | 第28-30页 |
第三章 校外教育活动课程建设的基本理论 | 第30-42页 |
一、校外教育的性质和特点 | 第30-31页 |
(一) 校外教育的性质 | 第30页 |
(二) 校外教育的特点 | 第30-31页 |
二、校外教育活动课程的特点 | 第31页 |
三、校外教育活动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 | 第31-37页 |
(一) 激趣 | 第32-34页 |
(二) 启智 | 第34-35页 |
(三) 悟理 | 第35-36页 |
(四) 导行 | 第36-37页 |
四、校外教育活动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 | 第37-42页 |
(一) 自主性原则 | 第37-38页 |
(二) 体验性原则 | 第38-39页 |
(三) 创造性原则 | 第39-40页 |
(四) 个性化原则 | 第40-42页 |
第四章 校外教育活动课程的实践探索 | 第42-69页 |
一、金山区校外教育活动课程建设的概述 | 第42-43页 |
二、金山区校外教育活动课程实践 | 第43-61页 |
(一) 校外活动课程建设的主要目标 | 第43页 |
(二) 校外活动课程建设的组织管理 | 第43-50页 |
(三) 校外教育活动课程的基本模式 | 第50-61页 |
三、金山区校外教育活动课程建设的主要成果 | 第61-69页 |
(一) 教育从课堂走向社会 | 第61-62页 |
(二) 校外教育机构逐渐健全、功能逐渐增强 | 第62-63页 |
(三) 校外教育活动课程建设不断深入 | 第63-69页 |
第五章 结语 | 第69-71页 |
一、研究成效 | 第69页 |
二、研究展望 | 第69-71页 |
(一) 校内外教育资源全对接 | 第69页 |
(二) 校内外教育工作者全对接 | 第69-70页 |
(三) 校内外教育活动课程全对接 | 第70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5页 |
致谢 | 第75-7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