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研究
1 引言 | 第1页 |
2 研究回顾 | 第6-14页 |
·动机 | 第6-12页 |
·动机在第二语言学习之外的研究 | 第6-8页 |
·国外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的研究 | 第8-11页 |
·国内外语学习动机研究 | 第11页 |
·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动机研究 | 第11-12页 |
·老师接近度研究回顾 | 第12-13页 |
·对接近的定义 | 第12-13页 |
·在老师接近度方面的主要研究 | 第13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13-14页 |
3 研究设计 | 第14-17页 |
·变量 | 第14-15页 |
·工具 | 第15-17页 |
·被试 | 第17页 |
·工具的实施 | 第17页 |
·数据分析方法 | 第17页 |
4 分析结果 | 第17-20页 |
·动机因素和接近度的描述性统计 | 第17-18页 |
·总体的描述性统计 | 第17页 |
·动机取向的描述性统计 | 第17页 |
·接近度、动机取向的描述性统计 | 第17页 |
·不同性别的动机因素和接近度描述描述性统计 | 第17-18页 |
·独立样本t检验 | 第18页 |
·性别 | 第18页 |
·年级 | 第18页 |
·配对样本t检验 | 第18-19页 |
·相关分析 | 第19-20页 |
·动机因素、接近度和学习成绩的相关 | 第19页 |
·动机因素、接近度之间的相关分析 | 第19-20页 |
5 讨论 | 第20-36页 |
·个体因素对动机因素、接近行为的影响 | 第20-28页 |
·性别 | 第20-28页 |
·年级 | 第28页 |
·老师性别 | 第28页 |
·融合型动机取向和工具型动机取向有无显著差异 | 第28-29页 |
·相关分析 | 第29-36页 |
·学习成绩和动机因素、接近度的相关 | 第29-31页 |
·动机因素之间的相关 | 第31-34页 |
·对接近度的讨论 | 第34-36页 |
6 总结和对教学的启示 | 第36-39页 |
7 本研究的局限和以后的研究方向 | 第39-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4页 |
附录:调查问卷 | 第44-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