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外汉语教材中的英译不对等现象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绪论 | 第7-10页 |
第一章 英译不对等现象综述 | 第10-14页 |
第一节 英译不对等现象的由来 | 第10-12页 |
一、 思维方式的差异与语言文化空缺 | 第10-11页 |
二、 构词、句子结构和篇章的差异 | 第11-12页 |
第二节 翻译理论中对英汉不对等现象的阐述 | 第12-14页 |
一、 奈达的等效理论 | 第12-13页 |
二、 不等值的描述翻译学 | 第13-14页 |
第二章 对外汉语教材中的英译不对等现象分析 | 第14-31页 |
第一节 词汇意义的差异 | 第14-20页 |
一、 语义空缺 | 第14-16页 |
二、 词义冲突 | 第16-18页 |
三、 词类相异 | 第18-20页 |
第二节 修辞意义的差异 | 第20-25页 |
一、 语体信息的差异 | 第20-22页 |
二、 联想信息的差异 | 第22-25页 |
第三节 语法意义的差异 | 第25-31页 |
一、 结构形式的扭曲 | 第26页 |
二、 使用范围的混淆 | 第26-31页 |
第三章 翻译策略和英译使用原则 | 第31-38页 |
第一节 教材编写的翻译策略 | 第31-34页 |
一、 意译、音译法 | 第31-33页 |
二、 直译加注法 | 第33-34页 |
第二节 英译的使用原则 | 第34-38页 |
一、 把握教学规律,循序渐进 | 第34-35页 |
二、 尽量利用正迁移,合理转化负迁移 | 第35-36页 |
三、 运用英译对比法,促进汉语学习 | 第36-37页 |
四、 把握英译的文化渗透原则 | 第37-38页 |
结语 | 第38-3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9-41页 |
后记 | 第41-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