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师对新课程的认识、问题及其影响因素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引言 | 第9-11页 |
一、研究的背景 | 第9-10页 |
二、研究的问题 | 第10-11页 |
第一章 研究的方法与过程 | 第11-15页 |
一、研究对象与方法 | 第11-13页 |
二、研究资料的搜集、整理与分析 | 第13-15页 |
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研究综述 | 第15-21页 |
一、课程实施的内涵 | 第15-16页 |
二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的背景 | 第16-18页 |
三、教师对课程实施理解研究 | 第18-21页 |
第三章 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态度与适应状况 | 第21-39页 |
一、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同感 | 第21-24页 |
(一) 课程改革理念与目标的实现程度 | 第21-22页 |
(二) 课程改革的未来发展方向 | 第22-23页 |
(三) 从盲目的推崇到理性的探索课改 | 第23-24页 |
(四) 痛并快乐的成长着 | 第24页 |
二、教师对课程改革的适应状况 | 第24-33页 |
(一) 教师对新课改的适应性 | 第24-26页 |
(二) 教师对新教材的适应性 | 第26-28页 |
(三) 教师在适应过程中的转变 | 第28-33页 |
三、教师的困难与忧虑 | 第33-39页 |
(一) 课程实施中的困难 | 第33-37页 |
(二) 教师对课程实施的忧虑 | 第37-39页 |
第四章 教师对课程改革中的新问题的处理方式 | 第39-42页 |
一、注重合作与探究的实效性 | 第39-40页 |
二、提倡民主反对放纵 | 第40-41页 |
三、同伴互助增多 | 第41-42页 |
第五章 影响教师课程实施理解与行为的因素分析 | 第42-47页 |
一、保守消极文化的冲击 | 第42-43页 |
二、课程本身存在的问题 | 第43-44页 |
三、教师自身的素质 | 第44-45页 |
四、校本研究制度的缺失 | 第45-46页 |
五、教育评价方式、考试制度的制约 | 第46-47页 |
第六章 保障教师课程实施的有效策略 | 第47-56页 |
一、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| 第47-49页 |
二、改变考试评价方式 | 第49-50页 |
三、加强培训与专业支持 | 第50-51页 |
四、关注学校文化 | 第51-53页 |
五、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的功能 | 第53-56页 |
第七章 研究的结论与思考的问题 | 第56-63页 |
一、研究的结论 | 第56-60页 |
二、思考的问题 | 第60-63页 |
结语 | 第63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6页 |
附录 | 第66-69页 |
后记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