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引言 | 第6-8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6页 |
·研究的目的及现实意义 | 第6页 |
·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| 第6-8页 |
2 文献综述 | 第8-18页 |
·心理契约概念和特点 | 第8-9页 |
·国外心理契约研究状态 | 第9-11页 |
·国内心理契约研究状态 | 第11-12页 |
·二维度结构 | 第12-15页 |
·三维度结构 | 第15-16页 |
·其它多维度结构 | 第16页 |
·心理契约维度的各种观点小结 | 第16-17页 |
·本文采用的定义 | 第17-18页 |
3 和谐企业导向的心理契约机制分析 | 第18-28页 |
·和谐企业定义 | 第18页 |
·和谐企业特征 | 第18-19页 |
·和谐是企业本质属性决定的 | 第19-21页 |
·和谐是企业的使命 | 第21-22页 |
·和谐企业和心理契约的关系 | 第22-28页 |
·和谐企业目标的涵义 | 第22-23页 |
·心理契约维度涵义 | 第23-25页 |
·从交易契约和关系契约角度解释 | 第23-24页 |
·从组织责任和员工责任角度解释 | 第24-25页 |
·心理契约目的 | 第25页 |
·良好的心理契约是和谐企业的保证 | 第25-28页 |
4 A企业员工心理契约问题现状描述 | 第28-39页 |
·A企业落户苏州原因 | 第28页 |
·A企业员工面貌 | 第28-29页 |
·A企业工作流程简要介绍 | 第29-30页 |
·A企业发展目标 | 第30页 |
·人员流动率过快 | 第30-35页 |
·一线员工离职率和年限情况 | 第31-32页 |
·管理人员离职率和年限情况 | 第32-34页 |
·部门经理更换情况 | 第34页 |
·高层人员变化情况 | 第34-35页 |
·员工离开公司的心情 | 第35-36页 |
·留在企业的员工表现 | 第36-37页 |
·发生的特殊事件 | 第37-3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5 A企业员工心理契约形成机制分析 | 第39-54页 |
·基于 Guest心理契约模型分析 | 第39-41页 |
·Guest心理契约模型介绍 | 第39-40页 |
·分析A公司员工心理契约的思路 | 第40-41页 |
·心理契约维度确定 | 第41页 |
·心理契约问题调查 | 第41-48页 |
·离职人员访谈记录 | 第42-44页 |
·特殊事件所对应的维度 | 第44页 |
·在职人员心理契约问题调查 | 第44-48页 |
·心理契约问题总结 | 第48-49页 |
·造成心理契约问题的根本原因 | 第49-52页 |
·原因之间关系分析——生产导向型领导行为是共性原因 | 第52-54页 |
6 A企业心理契约模型重新构建 | 第54-63页 |
·心理契约模型重新构建 | 第54-55页 |
·自我实现维度的提出 | 第55-56页 |
·心理契约模型的解释 | 第56-57页 |
·新模型在和谐企业的应用 | 第57-63页 |
7 A企业心理契约模型实施对策 | 第63-72页 |
·A企业组织文化的完善 | 第63-64页 |
·A企业内部沟通方式的调整 | 第64-65页 |
·A企业员工导向管理的具体内容 | 第65-67页 |
·员工招聘的心理契约测试 | 第67-69页 |
·心理契约的评估和反馈 | 第69-70页 |
·实施新模型时要注意的事项 | 第70-72页 |
结束语 | 第72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74页 |
后记 | 第74-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