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3页 |
Abstract | 第3-7页 |
1 绪论 | 第7-14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7-8页 |
·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| 第8-10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8-9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·研究内容及思路框架 | 第10-14页 |
·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| 第11-14页 |
2 文献综述与概念界定 | 第14-29页 |
·创业导向理论相关研究 | 第14-20页 |
·创业的内涵 | 第14-15页 |
·创业导向的提出 | 第15-17页 |
·创业导向的构成 | 第17-20页 |
·吸收能力的概念界定 | 第20-24页 |
·吸收能力的内涵 | 第20-22页 |
·吸收能力的构成 | 第22-24页 |
·企业成长绩效理论综述 | 第24-28页 |
·企业成长的内涵及研究意义 | 第24-26页 |
·企业成长绩效的影响因素 | 第26-28页 |
·创业导向、吸收能力与成长绩效理论研究联系 | 第28-29页 |
3 试问卷设计分析及假设提出 | 第29-43页 |
·试问卷设计分析 | 第29-38页 |
·问卷设计原则 | 第29页 |
·试问卷分析 | 第29-38页 |
·研究假设的提出 | 第38-41页 |
·创业导向与吸收能力 | 第38-39页 |
·吸收能力与企业成长绩效 | 第39-40页 |
·创业导向与企业成长绩效 | 第40-41页 |
·创业导向、吸收能力与企业成长绩效假设模型的构建 | 第41-43页 |
4 正式问卷调查与数据质量评估 | 第43-56页 |
·研究问卷的数据收集 | 第43-44页 |
·研究问卷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| 第44-48页 |
·变量的PEARSON相关分析 | 第48-49页 |
·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| 第49-56页 |
·信度和效度标准 | 第49页 |
·量表的信度检验 | 第49-51页 |
·量表效度检验——验证性因子分析 | 第51-56页 |
5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假设检验 | 第56-76页 |
·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 | 第56-58页 |
·吸收能力中介作用的验证 | 第58-61页 |
·初始结构方程模型 | 第61-62页 |
·基于结构方程的假设检验 | 第62-70页 |
·一阶因子理论模型的检验 | 第62-67页 |
·二阶因子理论模型的检验 | 第67-70页 |
·基于不同行业企业的结构方程模型 | 第70-72页 |
·基于制造业企业的结构方程模型 | 第70-71页 |
·基于服务业企业的结构方程模型 | 第71-72页 |
·基于所有权差异的创业导向与企业成长绩效方差分析 | 第72-76页 |
·基于所有权差异的创业导向方差分析 | 第72-74页 |
·基于所有权差异的企业成长绩效方差分析 | 第74-76页 |
6 结果讨论 | 第76-86页 |
·创业导向、吸收能力以及企业成长绩效之间的关系讨论及对策建议 | 第76-81页 |
·创业导向—吸收能力—企业成长绩效各维度间关系讨论及对策建议 | 第76-79页 |
·创业导向—吸收能力—企业成长绩效整体关系讨论及对策建议 | 第79-80页 |
·不同行业下创业导向—吸收能力—企业成长绩效的关系讨论及对策建议 | 第80-81页 |
·不同所有权下的创业导向与企业成长绩效方差分析结论讨论 | 第81-82页 |
·不同所有权下的创业导向方差分析 | 第81-82页 |
·不同所有权下的企业成长绩效方差分析 | 第82页 |
·本研究的创新点、局限性与展望 | 第82-86页 |
·创新点 | 第82-83页 |
·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| 第83-86页 |
致谢 | 第86-8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7-93页 |
附录 | 第93-9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得奖励情况 | 第9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