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7页 |
| 目录 | 第7-10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0-19页 |
| ·选题的背景、目的和意义 | 第10-12页 |
| ·国内外概况及发展趋势 | 第12-18页 |
| ·船体极限强度研究状况 | 第12-16页 |
| ·船体破损剩余强度研究状况 | 第16-18页 |
| ·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| 第2章 非线性有限元方法 | 第19-30页 |
| ·概述 | 第19-20页 |
| ·发展历程 | 第19页 |
| ·应用现状 | 第19-20页 |
| ·非线性有限元原理与分析方法 | 第20-23页 |
| ·基础性原理 | 第21页 |
| ·显式非线性与隐式非线性 | 第21-23页 |
| ·非线性有限元法需考虑的因素 | 第23-29页 |
| ·非线性问题的分类 | 第23-25页 |
| ·非线性有限元中的数值方法 | 第25-2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| 第3章 船体结构初始缺陷的模拟 | 第30-46页 |
| ·概述 | 第30页 |
| ·受压加筋板的失效模式 | 第30-31页 |
| ·船体结构的初始挠度 | 第31-38页 |
| ·有限元分析中初始挠度的模拟方法 | 第32页 |
| ·初始挠度的要素之一:形状 | 第32-37页 |
| ·初始挠度的要素之二:幅值 | 第37-38页 |
| ·船体结构的焊接残余应力 | 第38-44页 |
| ·概述 | 第38-40页 |
| ·焊接残余应力的模拟方法 | 第40页 |
| ·应力区网格密度的研究 | 第40-42页 |
| ·双向残余应力的模拟 | 第42-43页 |
| ·加强筋上残余应力的模拟 | 第43-44页 |
| ·计算实例 | 第4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4-46页 |
| 第4章 典型钢箱梁极限强度有限元分析 | 第46-62页 |
| ·概述 | 第46-48页 |
| ·钢箱梁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中需考虑的因素 | 第48-56页 |
| ·模型范围 | 第48-51页 |
| ·网格规模 | 第51-52页 |
| ·单元类型 | 第52-54页 |
| ·载荷和边界条件 | 第54-55页 |
| ·初始缺陷 | 第55-56页 |
| ·算例与结果分析 | 第56-61页 |
| ·Nishihara箱型梁算例分析 | 第57-58页 |
| ·Reckling箱型梁算例分析 | 第58-60页 |
| ·Dowling NO.2算例分析 | 第60-6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| 第5章 船体梁的总纵极限强度计算 | 第62-89页 |
| ·概述 | 第62-63页 |
| ·船体梁总纵极限强度的假想应力法 | 第63-67页 |
| ·假想应力法的基本原理 | 第63-65页 |
| ·受压加筋板屈曲强度的计算 | 第65-66页 |
| ·假想应力法的程序实现 | 第66页 |
| ·箱型梁算例分析 | 第66-67页 |
| ·船体梁极限强度计算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| 第67-71页 |
| ·模型范围 | 第67-68页 |
| ·网格规模 | 第68-69页 |
| ·单元类型 | 第69页 |
| ·载荷与边界条件 | 第69-70页 |
| ·初始缺陷 | 第70-71页 |
| ·ISSC与ISO标定计算中系列船型的有限元计算 | 第71-83页 |
| ·计算的目标船型 | 第71页 |
| ·Container | 第71-74页 |
| ·Dow's 1/3 Test Hull | 第74-78页 |
| ·Bulk Carrier | 第78-81页 |
| ·Suezmax-Class Double Hull Oil Tanker | 第81-83页 |
| ·内河双壳实船有限元计算实例 | 第83-86页 |
| ·考虑外载荷(舷外水压)作用下的船体梁极限强度 | 第86-8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88-89页 |
| 第6章 船体破损剩余强度的计算与衡准 | 第89-102页 |
| ·概述 | 第89-90页 |
| ·船体的破损状态 | 第90-92页 |
| ·海损事故的分类 | 第90页 |
| ·破损位置与范围 | 第90-92页 |
| ·破损剩余强度的指标和方法 | 第92-94页 |
| ·基于剖面模数的指标 | 第92-93页 |
| ·基于极限强度与载荷的指标 | 第93-94页 |
| ·破损船体承受的极端弯矩计算 | 第94-96页 |
| ·静水弯矩 | 第94-95页 |
| ·波浪弯矩 | 第95页 |
| ·总弯矩 | 第95-96页 |
| ·破损船体极限弯矩计算 | 第96页 |
| ·算例分析 | 第96-10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01-102页 |
|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| 第102-104页 |
| ·总结 | 第102-103页 |
| ·论文研究工作的不足和展望 | 第103-10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04-108页 |
| 致谢 | 第10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