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4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1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1.2 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研究思路与内容 | 第11-12页 |
1.2.1 研究思路 | 第11页 |
1.2.2 研究内容 | 第11-12页 |
1.3 研究方法 | 第12页 |
1.4 可能的创新点 | 第12-14页 |
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阐释 | 第14-23页 |
2.1 工作压力及相关问题 | 第14-15页 |
2.1.1 工作压力的涵义 | 第14页 |
2.1.2 工作压力的相关研究 | 第14-15页 |
2.2 组织支持及相关问题 | 第15-17页 |
2.2.1 组织支持的涵义 | 第15-16页 |
2.2.2 组织支持的后续影响 | 第16-17页 |
2.3 心里所有权及相关问题 | 第17-20页 |
2.3.1 心里所有权的涵义 | 第17-18页 |
2.3.2 心理所有权的前因和结果变量 | 第18-20页 |
2.4 职业倦怠及相关问题 | 第20-23页 |
2.4.1 职业倦怠的内涵 | 第20页 |
2.4.2 职业倦怠的致因 | 第20-22页 |
2.4.3 职业倦怠与心理所有权的关系 | 第22-23页 |
第三章 研究变量阐释与研究设计 | 第23-30页 |
3.1 研究变量的阐释及测量表设计 | 第23-28页 |
3.1.1 心理所有权的测量 | 第23页 |
3.1.2 工作压力的测量 | 第23-25页 |
3.1.3 心理所有权的影响因素 | 第25-26页 |
3.1.4 工作倦怠及其测量 | 第26-28页 |
3.2 案例的研究对象、问卷设计及样本量确定 | 第28-30页 |
3.2.1 案例的研究对象背景简介 | 第28页 |
3.2.2 问卷的结构及其内容 | 第28-29页 |
3.2.3 问卷设计及实施中注意的问题 | 第29页 |
3.2.4 调查样本量的确定 | 第29-30页 |
第四章 数据分析与主要研究结论 | 第30-36页 |
4.1 基本信息的统计分析 | 第30页 |
4.2 员工职业倦怠的现状分析 | 第30页 |
4.3 员工压力源的各因素得分统计 | 第30-31页 |
4.4 影响员工心理所有权的各因素得分统计 | 第31页 |
4.5 不同学历员工心理所有权影响因素差异的显著性分析 | 第31-32页 |
4.6 不同司龄员工心理所有权影响因素差异的显著性分析 | 第32-33页 |
4.7 影响员工心理所有权的关键致因分析 | 第33-35页 |
4.8 心理所有权影响员工职业倦怠的检验 | 第35-36页 |
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管理建议 | 第36-44页 |
5.1 研究结论 | 第36页 |
5.2 管理建议 | 第36-44页 |
5.2.1 减轻工作负荷,增加员工安全和保障感 | 第36-38页 |
5.2.2 强化心理所有权,提高教职工归属感和敬业度 | 第38-39页 |
5.2.3 构建良好心理契约,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| 第39-41页 |
5.2.4 减轻工作倦怠度,焕发工作新热情 | 第41-44页 |
致谢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8页 |
附录 | 第48-49页 |
附录1 民办高校员工心理所有权、职业倦怠状况的调查问卷 | 第48-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