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2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引言 | 第8-15页 |
一、选题缘由 | 第8-9页 |
二、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三、研究综述 | 第10-13页 |
四、研究设想 | 第13-15页 |
第一章 技校语文教材中的工匠形象审美教学的可行性 | 第15-22页 |
第一节 工匠形象审美教学的理论依据 | 第15-18页 |
一、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5-16页 |
二、工匠形象美的本质 | 第16-17页 |
三、工匠形象的审美教育目的 | 第17-18页 |
第二节 工匠形象审美教学体现语文学科的教育功能 | 第18-20页 |
一、工匠形象的审美突显技校语文的工匠精神教育 | 第18-19页 |
二、工匠形象的审美促进技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| 第19页 |
三、工匠形象的审美增进技校学生理解社会的能力 | 第19-20页 |
第三节 工匠形象审美教学的现实指导意义 | 第20-22页 |
一、有利于实现技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| 第20页 |
二、为技校学生树立行业模范,培养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| 第20-21页 |
三、激发技校学生的创新意识,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 | 第21-22页 |
第二章 针对技校师生工匠形象认知现状的调查研究 | 第22-28页 |
第一节 针对技校教师工匠形象认知现状的访谈分析 | 第22-23页 |
一、访谈简介 | 第22页 |
二、访谈结果分析与思考 | 第22-23页 |
第二节 针对技校学生工匠形象认知现状的问卷分析 | 第23-28页 |
一、调查简介 | 第23页 |
二、调查结果分析与思考 | 第23-28页 |
第三章 技校语文教材中工匠形象美的表现及审美价值研究 | 第28-40页 |
第一节 技校语文课文中的工匠形象教学资源分析 | 第28-31页 |
一、涉及工匠形象的具体选文呈现情况 | 第28-29页 |
二、技校语文教材涉及工匠形象选文的特点 | 第29-31页 |
第二节 技校语文课文中工匠形象美的表现 | 第31-35页 |
一、匠形美——工匠的言行、神态之美 | 第31-33页 |
二、匠技美——工匠技艺巧夺天工 | 第33-34页 |
三、匠心美——匠心品质臻于至善 | 第34-35页 |
第三节 技校语文课文中工匠形象的审美教育价值研究 | 第35-40页 |
一、笃行致远——以工匠之实践活动,启发技校学生知行合一 | 第36-37页 |
二、崇善致美——以工匠之优良品质,塑造技校学生完善的人格 | 第37-38页 |
三、追求卓越——以工匠之高超技艺,唤起技校学生对美的追求 | 第38-40页 |
第四章 技校语文教材中工匠形象审美教学的策略研究 | 第40-50页 |
第一节 工匠形象审美教学的课文解读策略 | 第40-42页 |
一、贴近技校学生实际,创设解读工匠形象的审美情境 | 第40-41页 |
二、立足文本工匠形象,多元化拓展匠心品质的内涵 | 第41页 |
三、遵循语文学科的特点,结合语文实践解读匠心品质 | 第41-42页 |
第二节 工匠形象审美教学的资源整合策略 | 第42-45页 |
一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,丰富语文教学资源 | 第42-43页 |
二、提升教师审美教学素养,促进教育智慧的全面提升 | 第43-44页 |
三、借助校企合作平台,整合技校语文教学资源 | 第44-45页 |
第三节 工匠形象审美教学的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| 第45-50页 |
一、把握技校语文课程目标,制定切实的教学目标 | 第45-46页 |
二、积极引导技校学生合作探究,打破传统学习方式 | 第46-47页 |
三、注重情感因素主导作用,以情施教促进审美教学实施 | 第47-50页 |
结语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4页 |
附录 | 第54-58页 |
致谢 | 第58-5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59-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