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镇商店名语言生态考察--以杭州、金华、义乌、横店为例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3页 |
第一节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| 第8-9页 |
一、研究背景 | 第8页 |
二、研究目的 | 第8-9页 |
三、研究意义 | 第9页 |
第二节 研究现状 | 第9-12页 |
一、店名语言特征的研究 | 第9-10页 |
二、店名文化意义的研究 | 第10页 |
三、店名与城镇建设的研究 | 第10-11页 |
四、店名历时跟踪的研究 | 第11页 |
五、店名语言生态的研究 | 第11-12页 |
第三节 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第二章 商店名对城镇生态的影响 | 第13-20页 |
第一节 语言生态是城镇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| 第13-14页 |
第二节 商店名是城镇语言景观的重要因子 | 第14-16页 |
一、塑造城镇形象 | 第14-15页 |
二、丰富城镇文化 | 第15页 |
三、彰显城镇特色 | 第15-16页 |
第三节 商店名影响城镇语言的生态和谐 | 第16-20页 |
一、商店名的功能 | 第16-18页 |
二、脱离本职功能将破坏语言和谐 | 第18-20页 |
第三章 生态视角下城镇商店名的语言特征 | 第20-40页 |
第一节 语音特征考察 | 第20-24页 |
一、音节数量的差异性 | 第20-23页 |
二、音节搭配的相似性 | 第23-24页 |
第二节 词汇特征的考察 | 第24-30页 |
一、专名词汇趋向多元 | 第25-28页 |
二、业名词汇归类细化 | 第28页 |
三、通名词汇紧跟时代 | 第28-30页 |
第三节 语符搭配的考察 | 第30-40页 |
一、语符模式富于变化 | 第30-36页 |
二、组合方式多种多样 | 第36-37页 |
三、语言种类各不相同 | 第37-40页 |
第四章 生态视角下城镇商店名的文化特征 | 第40-47页 |
第一节 历史文化因子 | 第40-43页 |
一、地方历史因子 | 第40-42页 |
二、传统文化因子 | 第42-43页 |
第二节 思维方式因子 | 第43-47页 |
一、包容开放思维 | 第43-45页 |
二、兴商重商思维 | 第45-47页 |
第五章 商店名的语言生态状况及对策 | 第47-58页 |
第一节 商店名语言生态状况双维透视 | 第47-53页 |
一、符合语言生态的状况 | 第47-49页 |
二、缺乏语言生态的状况 | 第49-53页 |
第二节 商店名语言景观的生态构建 | 第53-58页 |
一、合理使用英文 | 第54页 |
二、增添人文关怀 | 第54-55页 |
三、注重视觉审美 | 第55-56页 |
四、提高翻译美感 | 第56-57页 |
五、重视店名的教育作用 | 第57页 |
六、关注店名中的名人名地效应 | 第57-58页 |
结语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2页 |
附录 | 第62-110页 |
致谢 | 第110-11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