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1.1 引言 | 第9-10页 |
1.1.1 应用轻量化材料 | 第9页 |
1.1.2 涡轮增压技术 | 第9页 |
1.1.3 改进结构设计 | 第9-10页 |
1.2 进气道设计方法 | 第10页 |
1.3 进气流动CFD模拟现状 | 第10-13页 |
1.3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3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3-15页 |
第二章 CFD模拟计算的理论基础 | 第15-25页 |
2.1 概述 | 第15-17页 |
2.1.1 流体动力学计算简介 | 第15页 |
2.1.2 发动机缸内气体流动介绍 | 第15-16页 |
2.1.3 CFD的求解过程 | 第16-17页 |
2.2 Fire软件介绍 | 第17页 |
2.3 基本控制方程介绍 | 第17-19页 |
2.3.1 质量守恒方程 | 第17-18页 |
2.3.2 动量守恒方程 | 第18页 |
2.3.3 能量守恒方程 | 第18-19页 |
2.3.4 组分守恒方程 | 第19页 |
2.4 偏微分方程离散方法 | 第19页 |
2.5 求解离散方程的方法 | 第19-20页 |
2.6 湍流模型及其控制方程 | 第20-22页 |
2.7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| 第22-23页 |
2.7.1 进出口与边界条件 | 第22页 |
2.7.2 壁面边界条件 | 第22页 |
2.7.3 初始条件 | 第22-23页 |
2.8 本章小结 | 第23-25页 |
第三章 原进气道稳流试验及模拟研究 | 第25-37页 |
3.1 发动机基本参数 | 第25页 |
3.2 进气道的评价指标 | 第25-27页 |
3.2.1 流量系数 | 第26页 |
3.2.2 涡流比 | 第26页 |
3.2.3 滚流比 | 第26-27页 |
3.3 原进气道稳流试验研究 | 第27-28页 |
3.3.1 稳流试验装置及过程 | 第27页 |
3.3.2 原气道稳流试验结果分析 | 第27-28页 |
3.4 原进气道稳态模拟研究 | 第28-35页 |
3.4.1 稳态计算几何模型的创建 | 第29页 |
3.4.2 计算网格的划分 | 第29-30页 |
3.4.3 稳态计算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的设置 | 第30-31页 |
3.4.4 流量系数模拟结果分析 | 第31-32页 |
3.4.5 稳态模拟缸内流场分析 | 第32-35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5-37页 |
第四章 气道改进方案的提出及初步验证 | 第37-43页 |
4.1 新气道稳流试验 | 第38页 |
4.2 新气道稳态计算 | 第38-41页 |
4.2.1 流量系数模拟结果分析 | 第39-40页 |
4.2.2 新气道稳态模拟缸内流场分析 | 第40-41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41-43页 |
第五章 原气道和新气道的瞬态计算过程 | 第43-67页 |
5.1 几何模型的创建 | 第43-44页 |
5.2 动网格的划分 | 第44-49页 |
5.3 求解器的设置 | 第49-51页 |
5.3.1 BOOST模拟边界条件 | 第49-50页 |
5.3.2 设置求解器 | 第50-51页 |
5.4 瞬态计算结果分析 | 第51-63页 |
5.4.1 3000 r/min转速下的计算结果分析 | 第51-56页 |
5.4.2 6000 r/min转速下的计算结果分析 | 第56-61页 |
5.4.3 滚流比分析 | 第61-63页 |
5.5 燃烧过程分析 | 第63-65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65-67页 |
第六章 台架试验 | 第67-71页 |
6.1 台架试验过程 | 第67-68页 |
6.2 台架试验结果 | 第68-69页 |
6.3 本章小结 | 第69-71页 |
第七章 结论 | 第71-73页 |
7.1 本文总结 | 第71页 |
7.2 展望 | 第71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7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| 第77-79页 |
致谢 | 第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