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--内燃机论文--柴油机论文--构造论文

针对高强化柴油机的缸套传热模拟试验系统设计与仿真分析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16页
    1.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试验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仿真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1.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3-14页
    1.4 本章小结第14-16页
第二章 模拟实验系统设计第16-34页
    2.1 方案分析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流体加热方案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高频感应加热方案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加热方案的选择第16-17页
    2.2 设备选型及关键部件的结构设计第17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试验系统机体设计第17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燃烧器第23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试验系统主要零件的装配第28-30页
    2.3 系统总体构成第30-31页
    2.4 测试方案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高温测量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中低温测量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流量的测量第33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33-34页
第三章 仿真软件与计算模型的介绍第34-40页
    3.1 Fluent介绍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Fluent的组成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Fluent的应用第34-35页
    3.2 计算模型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基本控制方程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湍流模型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燃烧模型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辐射模型第37-38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38-40页
第四章 系统建模与边界条件的设置第40-54页
    4.1 燃烧器流体域建模第40-41页
    4.2 试验机体流体域建模第41-43页
    4.3 网格划分第43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Hypermesh的介绍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网格划分流程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燃烧器的网格划分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试验对象燃烧区域的网格划分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试验所用冷却水套的网格划分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试验所用缸体的网格划分第51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51-54页
第五章 边界条件的确定及计算第54-66页
    5.1 燃气侧边界条件的确定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燃气侧热边界条件的确定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燃气侧进出口边界条件第55-56页
    5.2 冷却水侧边界条件的确定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冷却水侧的热边界条件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冷却水侧的进出口条件第57页
    5.3 仿真计算第57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燃气侧的燃烧仿真计算第57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冷却水侧流动仿真计算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耦合计算第61-63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63-66页
第六章 结果分析第66-83页
    6.1 燃气侧结果分析第66-69页
    6.2 冷却液侧结果分析第69-71页
    6.3 耦合结果分析第71-81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缸体和缸套温度场分析(无冷却)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缸体和缸套温度场分析(有冷却)第73-75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缸体和缸套受热应力分析第75-77页
        6.3.4 缸体和缸套受热形变分析第77-81页
    6.4 本章小结第81-83页
结论与展望第83-85页
参考文献第85-89页
致谢第89页

论文共8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多孔介质燃气热水炉的试验及模拟研究
下一篇:汽油机进气道的数值模拟和改进设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