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职业技术教育论文--教学理论、教学法论文

高职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8页
第一章 绪论第12-22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选题背景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1.2 概念界定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职业教育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课程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课程体系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5 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6 “订单式”培养第16-17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内研究现状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外研究现状第17-18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第18-19页
    1.5 研究方法第19页
    1.6 创新之处第19-20页
    1.7 研究不足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7.1 研究对象的局限性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7.2 数据选取的局限性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7.3 缺少验证第20页
    1.8 本章小结第20-22页
第二章 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现状第22-34页
    2.1 国内开设此专业院校及基本情况第22-23页
    2.2 高等职业教育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定位第23页
    2.3 课程结构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课程设置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课程分类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学分分布第25页
    2.4 课程目标第25-28页
    2.5 课程内容第28-30页
    2.6 教学实施第30-32页
    2.7 教学评价第32页
    2.8 本章小结第32-34页
第三章 高职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调研与问题分析第34-46页
    3.1 调查流程总设计第34-35页
    3.2 结果统计第35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老师问卷调查统计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学生问卷调查统计第36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企业问卷调查统计第40-42页
    3.3 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分析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分析课程体系存在问题的原因第43-44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4-46页
第四章 高职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第46-56页
    4.1 课程体系优化原则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系统性原则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与时俱进原则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特殊性原则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知行合一原则第48页
    4.2 人才培养模式更新第48-49页
    4.3 课程内容优化策略第49-50页
    4.4 课程实施优化策略第50-51页
    4.5 课程评价优化策略第51-52页
    4.6 优化后课程体系第52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培养目标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教学进程安排第53-55页
    4.7 本章小结第55-56页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6-58页
    5.1 研究结论第56页
    5.2 研究展望第56-58页
参考文献第58-62页
附录 A 高职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学生问卷第62-66页
附录 B 高职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教师问卷第66-68页
附录 C 高职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企业问卷第68-72页
附录 D 建筑系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进程安排第72-76页
后记(或致谢)第76-78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8-79页

论文共7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十二木卡姆在新疆地区的音乐教育研究
下一篇:HY职业学院辅导员激励机制优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