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高等教育论文--教师与学生论文

高等院校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与提升策略研究--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1章 绪论第9-12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师实现终身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条件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教育信息化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第9页
    1.2 研究意义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理论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实践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和目的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目的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研究方法第11-12页
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23页
    2.1 国内研究现状第12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信息素养理论的研究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信息素养的评价标准的研究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信息素养现状研究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第16-20页
    2.2 国外研究现状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信息素养基础理论研究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教师信息素养研究第21-23页
第3章 高等院校教师信息素养现状第23-42页
    3.1 问卷的编制与实施第23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问卷的设计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问卷的形式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问卷的修改与生成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分析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问卷的实施第28-30页
    3.2 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基本情况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整体水平分析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信息意识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信息知识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信息能力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信息道德第33-34页
    3.3 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差异性分析第34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从教师专业区别层面分析差异性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从教师男女性别层面分析差异性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从教师年龄阶段层面分析差异性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从教师学历不同层面分析差异性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从参加培训不同次数分析差异性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差异性分析小结第41-42页
第4章 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现状归因分析第42-47页
    4.1 教师科研教学压力重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科研在教师的评价体系中比重偏高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教师教学任务重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教师收入水平与科研教学相挂钩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教师教学科研压力性别上存在差异第43页
    4.2 营造的氛围有所欠缺第43-44页
    4.3 教育技术培训有待完善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培训目标不够明确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学校机制不够健全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培训内容不够吸引人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教师主动参与培训的欲望低第45页
    4.4 相关激励措施不够完善第45-46页
    4.5 教师知识储备仍需加强第46-47页
第5章 高校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策略第47-55页
    5.1 缓解教师教学科研压力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完善制度环境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根据才能安排不同工作任务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学会自我调适第47页
    5.2 营造良好学术氛围第47-48页
    5.3 完善教育技术培训第48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增加在职培训机会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明确培训目标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健全培训机制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丰富培训内容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改变培训形式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6 加强参与欲望第53页
    5.4 出台相关激励措施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完善薪酬战略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采用精神激励第54页
    5.5 加强教师知识储备第54-55页
第6章 结束语第55-57页
    6.1 研究创新点第55页
    6.2 研究不足第55-57页
参考文献第57-60页
附录第60-63页
致谢第63-64页
作者简介第64页

论文共6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荀子环境教育思想对当代高等教育的启示
下一篇:农林类院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