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27页 |
1.1 问题的提出 | 第10-11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1.3 文献综述 | 第11-17页 |
1.4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| 第17-20页 |
1.5 研究设计 | 第20-27页 |
第2章 中班科学活动中教师回应行为的观察结果与分析 | 第27-39页 |
2.1 教师回应行为的不同发起者 | 第27-29页 |
2.2 教师回应行为的不同指向 | 第29-33页 |
2.3 教师回应行为的类型 | 第33-39页 |
第3章 中班科学活动中教师回应行为存在的问题 | 第39-45页 |
3.1 教师发起回应时取代了幼儿的主体地位 | 第39-40页 |
3.2 教师不能公平回应全班幼儿 | 第40-41页 |
3.3 教师敷衍性赞扬多,对学习品质的赞扬少 | 第41-42页 |
3.4 教师回应时要求命令多,忽视幼儿兴趣需要 | 第42页 |
3.5 教师积极非言语回应较少,积极情感投入不足 | 第42-43页 |
3.6 教师拓展性回应使用较少 | 第43-45页 |
第4章 中班科学活动中教师回应行为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45-51页 |
4.1 科学活动层面 | 第45-46页 |
4.2 幼儿园层面 | 第46-47页 |
4.3 教师层面 | 第47-48页 |
4.4 幼儿层面 | 第48-51页 |
第5章 中班科学活动中教师回应行为的调整对策 | 第51-54页 |
5.1 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| 第51页 |
5.2 灵活采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 | 第51-52页 |
5.3 多赞扬幼儿的学习品质,减少敷衍性赞扬 | 第52页 |
5.4 灵活使用积极非言语回应,加强积极情感投入 | 第52-53页 |
5.5 教师应加强拓展性回应的使用 | 第53-54页 |
结语 | 第54-55页 |
致谢 | 第55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59页 |
附录 | 第59-67页 |
个人简介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