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美高校教师教学评价比较研究--基于华南理工大学和MIT的个案分析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22页 |
一、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8-11页 |
二、 研究现状述评 | 第11-17页 |
三、 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四、 研究内容 | 第18页 |
五、 可能的创新 | 第18-19页 |
六、 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19-21页 |
七、 本章小结 | 第21-22页 |
第二章 中美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发展历程 | 第22-30页 |
一、 美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发展历程 | 第22-26页 |
二、 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发展历程 | 第26-28页 |
三、 中美高校教师教学评价发展历程的比较 | 第28-29页 |
四、 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三章 MIT 和华南理工大学教师教学评价的比较 | 第30-51页 |
一、 MIT 教师教学评价 | 第30-38页 |
二、 华南理工大学教师教学评价 | 第38-44页 |
三、 MIT 与华南理工大学教师教学评价的比较 | 第44-50页 |
四、 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四章 中美高校教师教学评价差异的原因分析 | 第51-61页 |
一、 外部原因 | 第51-57页 |
二、 内部原因 | 第57-59页 |
三、 本章小结 | 第59-61页 |
第五章 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与对策建议 | 第61-70页 |
一、 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 | 第61-62页 |
二、 启示与建议 | 第62-69页 |
三、 本章小结 | 第69-70页 |
结论 | 第70-72页 |
附录 | 第72-8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4-88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88-89页 |
致谢 | 第89-91页 |
附件 | 第9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