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271”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英文摘要 | 第4-5页 |
一、引言 | 第7-9页 |
(一) 选题的缘由 | 第7-8页 |
(二)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| 第8-9页 |
二、文献综述 | 第9-17页 |
(一) “271”教学模式的定义 | 第9-10页 |
(二)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(三) “271”教学模式在国内的研究状况 | 第12-13页 |
(四) 研究方法与思路 | 第13-14页 |
(五) “271”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| 第14-17页 |
三、我校“271”教学模式的初步建构模式 | 第17-21页 |
(一) 自学完成导学案 | 第17-18页 |
(二) “271”教学模式上课流程 | 第18-21页 |
四、 “271”教学模式的课堂实践 | 第21-30页 |
(一) 培训 | 第21-22页 |
(二) 小组的构建 | 第22-24页 |
(三) 合理编制导学案 | 第24-25页 |
(四) 对学生的合理评价 | 第25-30页 |
五、“271”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| 第30-49页 |
(一) 实践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| 第30页 |
(二) 实践研究的基本方法 | 第30-31页 |
(三) 调查数据收集和分析 | 第31-45页 |
(四) 实践研究结论 | 第45-49页 |
六、“271”教学模式案例分享 | 第49-60页 |
(一) 导学案处理案例分享 | 第49-56页 |
(二) 小组构建案例分享 | 第56-60页 |
七、“271”教学模式实施中遇到的困难与展望 | 第60-62页 |
(一) 课程进度满足不了高考的要求 | 第60页 |
(二) 如何提高后进生、性格内向的学生的参与度 | 第60页 |
(三) 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升的问题 | 第60-61页 |
(四) “271”教学模式如何和物理课程相融合 | 第61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3页 |
附录 | 第63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