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3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9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1.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框架 | 第11-12页 |
1.3.1 本文的研究内容 | 第11-12页 |
1.3.2 本文的研究框架 | 第12页 |
1.4 本章小结 | 第12-13页 |
第2章 供应链风险管理理论概述 | 第13-21页 |
2.1 供应链的定义及特点 | 第13-15页 |
2.2 供应链风险分类及其特点 | 第15-17页 |
2.2.1 供应链风险分类 | 第15-16页 |
2.2.2 供应链风险的特点 | 第16-17页 |
2.3 供应链风险管理 | 第17-19页 |
2.4 供应链风险评估方法 | 第19-20页 |
2.4.1 定性的评估方法 | 第19-20页 |
2.4.2 定量的评估方法 | 第20页 |
2.4.3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估方法 | 第20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0-21页 |
第3章 电煤供应链风险识别与分析 | 第21-28页 |
3.1 电煤供应链系统 | 第21-23页 |
3.2 我国电煤供应链存在的问题 | 第23-24页 |
3.3 电煤供应链风险识别原则 | 第24-25页 |
3.4 电煤供应链风险识别方法 | 第25页 |
3.5 电煤供应链风险因素分析 | 第25-27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27-28页 |
第4章 电煤供应链风险评估与控制 | 第28-41页 |
4.1 理论概述 | 第28-32页 |
4.1.1 层次分析法 | 第28-31页 |
4.1.2 风险矩阵法 | 第31页 |
4.1.3 Borda序值法 | 第31-32页 |
4.2 电煤供应链风险评估 | 第32-36页 |
4.2.1 电煤供应链风险评估模型 | 第32页 |
4.2.2 电煤供应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| 第32-34页 |
4.2.3 基于AHP法和风险矩阵法的电煤供应链风险评估方法 | 第34-36页 |
4.3 电煤供应链风险管控 | 第36-40页 |
4.3.1 电煤供应链风险管控措施 | 第36-38页 |
4.3.2 电煤供应链风险管控体系的构建 | 第38-40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第5章 实证分析 | 第41-51页 |
5.1 电煤供应链风险管理主体的确定 | 第41-42页 |
5.2 电煤供应链风险识别与评估 | 第42-49页 |
5.2.1 电煤供应链风险等级及其Borda序值的确定 | 第42-43页 |
5.2.2 构建层次结构模型 | 第43-44页 |
5.2.3 电煤供应链风险因素的权重确定 | 第44-48页 |
5.2.4 综合风险值计算 | 第48-49页 |
5.2.5 结果分析 | 第49页 |
5.3 电煤供应链风险管控建议 | 第49-50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1-53页 |
6.1 本文工作结论 | 第51-52页 |
6.2 展望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7页 |
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| 第57-58页 |
致谢 | 第58-59页 |
个人简历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