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师范教育论文--教学理论、教学法论文

我国高等师范院校顶岗实习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7页
英文摘要第7-12页
引言第12-26页
 一、问题的提出第12-14页
 二、研究现状第14-20页
  (一) 实践探索总结第14-16页
  (二) 理论问题探讨第16-20页
 三、研究设计与研究过程第20-25页
  (一) 研究问题第20页
  (二) 核心概念界定第20-24页
  (三) 研究方法第24-25页
 四、论文思路第25-26页
第一章 教育实习的历史变革及价值追求第26-39页
 一、西方教育实习的历史演变第26-29页
  (一) 艺徒模仿式第26-27页
  (二) 理论——应用模式第27-28页
  (三) 反思模式第28-29页
 二、我国教育实习的发展历程第29-35页
  (一) 教育实习的萌芽:古代"笃行"教育思想第29-30页
  (二) 教育实习的形成:"实事授业"与"教习"第30-31页
  (三) 教育实习的发展:"参观"、"见习"与"教学实习"第31-32页
  (四) 教育实习的改革: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教育实习第32-35页
 三、历史演变下的教育实习价值追求第35-39页
  (一) 培养未来教师的实践情怀第35-36页
  (二) 关注未来教师的实践知识第36-37页
  (三) 锻炼未来教师的实践能力第37-39页
第二章 我国高等师范院校顶岗实习的产生与发展第39-52页
 一、师范院校顶岗实习的产生背景第39-44页
  (一) 职业教育中顶岗实习的产生第39-40页
  (二) 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的推动第40-42页
  (三) 传统教育实习的困境第42-44页
 二、高师院校顶岗实习的发展历程第44-47页
  (一) 尝试探索阶段(20世纪70年代—2000年)第44-45页
  (二) 逐步发展阶段(2001年—2006年)第45-46页
  (三) 大力推广阶段(2007年—至今)第46-47页
 三、师范院校顶岗实习的实施现状及特点第47-52页
第三章 我国高等师范院校顶岗实习的实践模式第52-75页
 一、结合就业的顶岗实习第52-55页
  (一) 三明师专:改革中求生存第52-53页
  (二) 抚州师专:针对问题的实践探索第53-55页
 二、基于置换培训的顶岗实习第55-63页
  (一) 云南师大:"顶岗置换"实习第55-57页
  (二) 信阳师院:"双向培训"第57-58页
  (三) 晓庄学院:"顶岗实习,置换培训"第58-63页
 三、扶贫支教下的顶岗实习第63-71页
  (一) 忻州师范学院:十年磨一剑第63-66页
  (二) 西南大学:逐步推进中的稳步发展第66-68页
  (三) 河北师范大学:后起之秀第68-71页
 四、顶岗实习的成效与问题第71-75页
  (一) 顶岗实习已取得的成效第71-72页
  (二) 顶岗实习面临的问题第72-75页
第四章 我国高等师范院校顶岗实习的思考与建议第75-86页
 一、高师院校顶岗实习的价值定位:是"支教"还是"实习"第75-78页
  (一) 顶岗实习价值的理论追求第75-76页
  (二) "双重目标"下价值的现实偏失第76-77页
  (三) 顶岗实习本义的价值回归第77-78页
 二、高师院校顶岗实习可行性分析:全面普及还是局部推广第78-80页
  (一) 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呼唤第79页
  (二) 农村基础教育的现实土壤第79-80页
 三、高师院校顶岗实习的"双赢"效果:从"应然"走向"实然"第80-86页
  (一) 教师教育质量的提高是前提第81-82页
  (二) 有力的实习指导是关键第82-84页
  (三) 完善的制度是保障第84-86页
附录一: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实习模式改革概览第86-88页
附录二:关于在中国农村贫困地区教育中推进"更新工程"的建议第88-90页
附录三:晓庄学院顶岗置换教师培训课程方案(小学数学)第90-92页
附录四:澳大利亚大学指导教师访问表第92-93页
参考文献第93-98页
后记第98-99页

论文共9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贫困家庭对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理性选择研究--基于云南省楚雄州的调查
下一篇:论加强当代大学生的荣辱观教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