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4页 |
1.1 论文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2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3 研究的意义、内容和技术路线 | 第12-14页 |
1.3.1 高速公路景观研究的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3.2 研究内容 | 第13页 |
1.3.3 技术路线 | 第13-14页 |
第二章 基于驾驶员特性的高速公路景观要素设计方法 | 第14-47页 |
2.1 高速公路景观要素的概念 | 第14-15页 |
2.2 高速公路景观要素的分类 | 第15-19页 |
2.2.1 实体景观要素 | 第16页 |
2.2.2 虚体景观要素 | 第16-19页 |
2.3 驾驶员特性 | 第19-23页 |
2.3.1 驾驶员的生理特性 | 第19-21页 |
2.3.2 驾驶员的心理特性 | 第21-23页 |
2.4 驾驶员动态视觉下的高速公路景观敏感度 | 第23-25页 |
2.5 高速公路景观视觉敏感度的分级 | 第25-30页 |
2.5.1 分级凭据 | 第25-27页 |
2.5.2 分级结果 | 第27-30页 |
2.6 不同景观敏感区内高速公路景观要素设计方法 | 第30-46页 |
2.6.1 一级视觉敏感度分区内的景观要素设计 | 第30-45页 |
2.6.2 二级视觉敏感度分区内的景观要素设计 | 第45-46页 |
2.6.3 三级视觉敏感度分区内的景观要素设计 | 第46页 |
2.7 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三章 高速公路景观背景设计方法 | 第47-53页 |
3.1 高速公路景观背景处理手法 | 第47-51页 |
3.1.1 景观背景设计艺术手法 | 第47-48页 |
3.1.2 背景复杂性处理手法 | 第48-49页 |
3.1.3 背景清晰性表现手法 | 第49-50页 |
3.1.4 背景一致性处理手法 | 第50-51页 |
3.1.5 背景的预期性表现手法 | 第51页 |
3.2 基于UC-WIN/ROAD软件的景观背景处理效果验证 | 第51-52页 |
3.2.1 UC-win/Road软件 | 第51-52页 |
3.2.2 背景处理 | 第52页 |
3.3 小结 | 第52-53页 |
第四章 案例分析——准兴高速景观要素及背景设计 | 第53-60页 |
4.1 准兴高速项目概况 | 第53页 |
4.2 准兴高速景观要素设计实例 | 第53-57页 |
4.2.1 和林格尔收费站景观设计 | 第53-54页 |
4.2.2 凉城互通式立交景观设计 | 第54页 |
4.2.3 土贵乌拉服务区景观设计 | 第54-55页 |
4.2.4 中央分隔带景观设计 | 第55-56页 |
4.2.5 兴和跨线桥景观设计 | 第56页 |
4.2.6 填方边坡景观设计 | 第56-57页 |
4.3 准兴高速景观背景处理 | 第57-59页 |
4.4 小结 | 第59-60页 |
结论与建议 | 第60-62页 |
1 主要研究结论 | 第60页 |
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| 第60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4页 |
致谢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