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摘要 | 第2-3页 |
| Abstract | 第3页 |
| 1. 课题的提出 | 第6-17页 |
| 1.1 课题提出的背景 | 第6页 |
| 1.2 课题研究的意义 | 第6-7页 |
| 1.2.1 有利于揭示学生物质结构知识认知的规律 | 第6页 |
| 1.2.2 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| 第6-7页 |
| 1.2.3 有利于提高化学课堂教学质量 | 第7页 |
| 1.3 课题的研究现状 | 第7-16页 |
| 1.3.1 学习进程的相关研究分析 | 第7-16页 |
| 1.3.1.1 国外关于学习进程的研究 | 第7-14页 |
| 1.3.1.2 国内关于学习进程的研究 | 第14-16页 |
| 1.3.2 中学物质结构知识教与学的研究 | 第16页 |
| 1.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| 第16-17页 |
| 1.4.1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6-17页 |
| 1.4.2 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| 第17页 |
| 2. 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分析 | 第17-27页 |
| 2.1 课题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7-20页 |
| 2.1.1 学习进程 | 第17-19页 |
| 2.1.2 物质结构知识 | 第19-20页 |
| 2.2 课题研究的支撑理论 | 第20-22页 |
| 2.2.1 信息加工理论 | 第20-21页 |
| 2.2.2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| 第21页 |
| 2.2.3 建构主义理论 | 第21-22页 |
| 2.3 中学生化学物质结构知识学习进程的模型建构 | 第22-27页 |
| 2.3.1 中学物质结构知识学习要求和知识体系 | 第22-25页 |
| 2.3.2 中学物质结构知识的内涵和特征 | 第25-26页 |
| 2.3.3 中学生物质结构知识学习进程的模型建构 | 第26-27页 |
| 3. 中学生化学物质结构知识学习进程的检测研究 | 第27-49页 |
| 3.1 研究对象与材料 | 第27-28页 |
| 3.1.1 研究对象 | 第27页 |
| 3.1.2 研究材料 | 第27-28页 |
| 3.2 研究方法与过程 | 第28-29页 |
| 3.2.1 研究方法 | 第28页 |
| 3.2.2 研究过程 | 第28-29页 |
| 3.3 研究结果与讨论 | 第29-49页 |
| 3.3.1 中学生物质结构知识学习进程测量工具结构分析 | 第29-31页 |
| 3.3.1.1 中学生物质结构知识学习影响因素调查问卷的结构分析 | 第29页 |
| 3.3.1.2 中学生物质结构知识水平测试卷的结构分析 | 第29-31页 |
| 3.3.2 中学生物质结构知识学习进程的实测分析 | 第31-46页 |
| 3.3.2.1 初中学段物质结构知识学习进程的实测分析 | 第31-35页 |
| 3.3.2.2 高中必修学段物质结构知识学习进程的实测分析 | 第35-41页 |
| 3.3.2.3 高中选修学段物质结构知识学习进程的实测分析 | 第41-46页 |
| 3.3.3 中学生物质结构知识学习进程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46-49页 |
| 4. 研究结论与建议 | 第49-51页 |
| 4.1 中学生物质结构知识学习进程研究结论 | 第49-50页 |
| 4.2 基于学习进程的中学化学物质结构知识教学建议 | 第50-51页 |
| 5 结语 | 第51-5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3-56页 |
| 附录 | 第56-68页 |
| 附录1 中学生物质结构知识学习影响因素的调查 | 第56-59页 |
| 附录2 物质结构知识水平测试卷(初中) | 第59-62页 |
| 附录3 物质结构知识水平测试卷(必修) | 第62-65页 |
| 附录4 物质结构知识水平测试卷(选修) | 第65-68页 |
| 致谢 | 第68-69页 |
|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9-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