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| 第12-14页 |
1.2.1 研究内容 | 第12-14页 |
1.2.2 研究思路 | 第14页 |
1.3 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1.4 主要创新点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基本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| 第16-25页 |
2.1 基本概念界定 | 第16-22页 |
2.1.1 社会企业 | 第16-18页 |
2.1.2 商业模式 | 第18-19页 |
2.1.3 Osterwalder模型 | 第19-20页 |
2.1.4 商业模式创新与创新路径 | 第20-22页 |
2.2 研究现状 | 第22-25页 |
2.2.1 社会企业商业模式研究研究 | 第22-23页 |
2.2.2 残友集团的研究现状 | 第23-25页 |
第三章 影响我国社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选择的因素 | 第25-33页 |
3.1 我国社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选择的机遇 | 第25-28页 |
3.1.1 社会企业的发展催生商业模式创新 | 第25页 |
3.1.2 信息技术为社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选择指明方向 | 第25-26页 |
3.1.3 社会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为商业模式创新提供内在动力 | 第26-27页 |
3.1.4 社会需求为社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提供外在动力 | 第27-28页 |
3.2 我国社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选择的困境 | 第28-33页 |
3.2.1 社会企业的公众认知不足 | 第28-29页 |
3.2.2 社会企业家与企业家能力缺乏 | 第29-30页 |
3.2.3 社会企业自身的局限性成为商业模式创新的内在阻力 | 第30-31页 |
3.2.4 体制障碍成为商业模式创新的外在阻力 | 第31-33页 |
第四章 我国社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| 第33-42页 |
4.1 社会企业的“使命”与“愿景” | 第33-34页 |
4.2 基于产品或服务界面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| 第34-36页 |
4.3 基于资产管理界面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| 第36-38页 |
4.4 基于客户界面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| 第38-39页 |
4.5 基于财务界面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| 第39-42页 |
第五章 残友集团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| 第42-56页 |
5.1 残友集团简介 | 第42-43页 |
5.2 残友集团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的历史演化 | 第43-48页 |
5.2.1 起步探索阶段商业模式创新路径探索 | 第43-45页 |
5.2.2 成长阶段商业模式创新路径探索 | 第45-47页 |
5.2.3 扩张阶段商业模式创新路径探索 | 第47-48页 |
5.3 残友集团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的逻辑分析 | 第48-56页 |
5.3.1 残友集团组织管理体系 | 第49-50页 |
5.3.2 基于客户界面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 | 第50-51页 |
5.3.3 客户界面驱动下的产品或服务界面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 | 第51-52页 |
5.3.4 客户界面驱动下的资产管理界面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 | 第52-53页 |
5.3.5 客户界面驱动下的财务界面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 | 第53-56页 |
第六章 我国社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选择的对策建议 | 第56-63页 |
6.1 基于客户界面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选择 | 第56-58页 |
6.2 客户界面驱动下的产品或服务界面商业模式创新路径选择 | 第58页 |
6.3 客户界面驱动下的资产管理界面商业模式创新路径选择 | 第58-60页 |
6.4 客户界面驱动下的财务界面商业模式创新路径选择 | 第60页 |
6.5 社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模型 | 第60-63页 |
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3-65页 |
7.1 结论 | 第63页 |
7.2 不足与展望 | 第63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69页 |
致谢 | 第69-70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