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半导体技术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半导体器件制造工艺及设备论文--光刻、掩膜论文

聚酰亚胺光刻工艺研究和改进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图录第10-11页
表录第11-12页
第一章 聚酰亚胺和光刻工艺简介第12-21页
    1.1 聚酰亚胺化学性质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聚酰亚胺化学性质优点第12-13页
    1.2 聚酰亚胺工艺发展史第13页
    1.3 聚酰亚胺在半导体工艺中的应用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α-粒子屏蔽层膜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芯片钝化膜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应力缓冲膜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多层金属互联电路的层间介电绝缘膜第15-16页
    1.4 光刻工艺介绍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光刻工艺概述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光刻工艺流程介绍第16-18页
    1.5 光刻胶性质和分类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光刻胶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光刻胶分类第18-19页
    1.6 聚酰亚胺光刻胶工艺第19页
    1.7 本实验用的聚酰亚胺光刻胶特性第19-20页
    1.8 课题研究背景第20-21页
第二章 聚酰亚胺光刻工艺流程及实验方法第21-36页
    2.1 硅片预处理第21页
    2.2 涂胶显影设备Track第21-23页
    2.3 光刻涂胶工艺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光刻胶胶厚控制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聚酰亚胺胶厚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聚酰亚胺涂胶工艺实验第25页
    2.4 光刻烘烤工艺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烘烤工艺分类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不同光刻烘烤工艺的作用第26-27页
    2.5 聚酰亚胺烘烤工艺实验第27-28页
    2.6 光刻曝光工艺第28-29页
    2.7 聚酰亚胺曝光工艺实验第29-30页
    2.8 光刻显影工艺第30-31页
    2.9 聚酰亚胺显影工艺实验第31-33页
    2.10 聚酰亚胺光刻后烘烤工艺第33-34页
    2.11 聚酰亚胺光刻缺陷检查第34-35页
    2.12 本章小结第35-36页
第三章 聚酰亚胺光刻涂胶工艺改进第36-42页
    3.1 聚酰亚胺胶残留问题的影响第36页
    3.2 聚酰亚胺喷胶系统改进胶残留问题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喷胶系统改进第37页
    3.3 聚酰亚胺胶残留缺陷控制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加强边缘去胶和背面清洗的设备程序控制胶沾污问题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加强喷胶喷嘴回吸程度减少胶结晶问题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提高喷胶稳定性控制涂胶缺陷第38-39页
    3.4 聚酰亚胺涂胶工艺Track掉片问题改进实验第39-41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41-42页
第四章 聚酰亚胺光刻烘烤工艺改进第42-47页
    4.1 软烤对聚酰亚胺胶边缘翘起问题的影响第42页
    4.2 软烤工艺条件实验解决胶边缘翘起问题第42-43页
    4.3 软烤工艺条件对显影后胶残留问题的影响第43-45页
    4.4 软烤实验结果分析第45-46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46-47页
第五章 聚酰亚胺显影工艺改进第47-53页
    5.1 显影工艺改进聚酰亚胶边缘翘起问题第47-49页
    5.2 显影工艺改进聚酰亚胺胶残留问题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显影程序优化方法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显影时间优化和显影程序最终确立第50-51页
    5.3 显影实验结果分析第51-52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52-53页
第六章 聚酰亚胺工艺流程优化及原料批次控制第53-57页
    6.1 聚酰亚胺工艺流程优化第53-54页
    6.2 不同聚酰亚胺原料批次控制问题第54-56页
    6.3 本章小结第56-57页
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57-58页
    7.1 论文总结第57页
    7.2 后续研究工作第57-58页
参考文献第58-60页
致谢第60-61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第61-63页

论文共6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HADOOP的云计算平台搭建及与物联网融合问题研究
下一篇:美国社区学院的办学特色及对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的启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