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企业经济论文--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--企业行政管理论文--人事管理论文

新生代蓝领员工离职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第1章 绪论第9-17页
    1.1 研究的背景与动机第9-12页
    1.2 研究的目的第12页
    1.3 研究的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理论意义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实践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4 论文框架第13-14页
    1.5 课题研究方法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文献研究法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问卷调查法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Logistic 回归模型和 SPSS 软件使用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5.4 课题创新点第15-17页
第2章 文献综述第17-29页
    2.1 流动人口特点研究第17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流动动机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理论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组织支持对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影响第18-21页
    2.2 新生代员工的主要特点第21-22页
    2.3 员工主动离职经典理论第22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March 和 Simon 模型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Price 模型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Mobley 中介链模型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扩展的 Mobley 模型第25-26页
    2.4 国内关于员工主动离职的研究状况第26-27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27-29页
第3章 H 公司新生代员工离职现状第29-41页
    3.1 H 公司概况第29页
    3.2 H 公司人力构成现状第29-30页
    3.3 H 公司员工离职现状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离职率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H 公司近年年度离职率变化趋势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H 公司员工离职成本计算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员工离职对企业的影响第32-33页
    3.4 新生代员工离职原因分析第33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离职原因调查工具:员工离职面谈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新生代员工离职原因汇总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H 企业薪酬竞争力调查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H 公司员工社会认同支持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企业管理方式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6 员工本身的问题第39-40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40-41页
第4章 新生代员工社会认同感调查研究第41-52页
    4.1 调查问卷设计第41页
    4.2 调查的基本情况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样本基本信息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被调查者经济情况与社会地位第43页
    4.3 被调查者工作情况统计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在本地工作时间长短统计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选择城市就业的原因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城市工作生活中的难题第44-45页
    4.4 员工社会认同状况的描述性分析第45-47页
    4.5 H 企业新生代员工城市社会认同度计算和分析第47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城市社会认同度计算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城市社会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第49-51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节第51-52页
第5章 新生代员工管理对策研究第52-57页
    5.1 社会认同支持—让员工在城市扎根第52-53页
    5.2 建立具有竞争力的公平的员工薪酬体系第53-54页
    5.3 强化“以人为本”的企业文化—让员工成为主人第54-55页
    5.4 H 企业的实践和成果第55-56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56-57页
第6章 结论第57-59页
    一、 H 企业新生代员工流失严重第57页
    二、 新生代员工流失原因复杂多样第57页
    三、 新生代员工城市社会认同度略高于农村社会认同度第57-58页
    四、 新生代员工管理对策和建议第58-59页
参考文献第59-61页
附录A 员工离职面谈表第61-62页
附录B 社会认同感调查表第62-68页
致谢第68-70页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70页

论文共7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员工情绪劳动与工作满意度、工作倦怠的关系研究--以上海某银行为例
下一篇:租赁会计在民航企业中的应用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