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10-20页 |
1.1 选题背景 | 第10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3 研究框架与思路 | 第11-12页 |
1.3.1 研究框架 | 第11-12页 |
1.3.2 研究思路 | 第12页 |
1.4 研究综述 | 第12-20页 |
1.4.1 公司成长性的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2-16页 |
1.4.2 公司资产结构的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6-20页 |
第二章 创业板上市公司及其资产结构分析 | 第20-30页 |
2.1 创业板市场总体情况概述 | 第20-21页 |
2.1.1 市场总体规模不断扩大 | 第20页 |
2.1.2 股价曲折上涨,投资回报率比较高 | 第20-21页 |
2.1.3 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大幅上升 | 第21页 |
2.2 创业板与其他证券市场比较分析 | 第21-23页 |
2.2.1 创业板与深市其他板块的比较分析 | 第21-22页 |
2.2.2 创业板与其他国家创业板的比较分析 | 第22-23页 |
2.3 创业板上市公司总体情况概述 | 第23-24页 |
2.4 资产结构的概述 | 第24-26页 |
2.4.1 资产结构的各比率分析 | 第24-26页 |
2.4.2 资产结构类型的分析 | 第26页 |
2.5 资产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26-27页 |
2.5.1 企业所处的行业 | 第26页 |
2.5.2 企业规模大小 | 第26页 |
2.5.3 公司的战略 | 第26-27页 |
2.5.4 风险与报酬 | 第27页 |
2.6 创业板市场与其他证券市场上市公司资产结构的比较分析 | 第27-30页 |
2.6.1 创业板市场与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资产结构比较分析 | 第27-28页 |
2.6.2 创业板市场与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资产结构比较分析 | 第28页 |
2.6.3 创业板市场与纳斯达克股票市场上市公司资产结构比较分析 | 第28-30页 |
第三章 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及其评价 | 第30-42页 |
3.1 公司成长性及其理论发展 | 第30-33页 |
3.1.1 公司成长性的内涵 | 第30-31页 |
3.1.2 公司成长性的理论发展 | 第31-33页 |
3.2 公司成长性的主要理论学派 | 第33页 |
3.2.1 企业资源成长理论 | 第33页 |
3.2.2 战略成长理论 | 第33页 |
3.2.3 经营成长理论 | 第33页 |
3.2.4 管理与技术成长理论 | 第33页 |
3.3 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特征的分析 | 第33-34页 |
3.3.1 大多数公司处于成长阶段 | 第33-34页 |
3.3.2 公司成长方向明确 | 第34页 |
3.3.3 公司高成长中隐含着高风险 | 第34页 |
3.4 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| 第34-36页 |
3.4.1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| 第34-35页 |
3.4.2 技术发展水平 | 第35页 |
3.4.3 社会文化 | 第35页 |
3.4.4 产业和市场环境 | 第35-36页 |
3.4.5 企业融资环境 | 第36页 |
3.5 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| 第36-38页 |
3.5.1 企业资源配置能力 | 第36-37页 |
3.5.2 企业核心能力和学习能力 | 第37页 |
3.5.3 企业管理者的综合素质 | 第37页 |
3.5.4 企业的组织机构 | 第37-38页 |
3.5.5 企业文化 | 第38页 |
3.6 公司成长性的评价方法 | 第38-42页 |
3.6.1 单一指标评价法 | 第39页 |
3.6.2 综合评价法 | 第39-42页 |
第四章 创业板上市公司资产结构对成长性影响的实证研究 | 第42-51页 |
4.1 研究假设 | 第42页 |
4.2 研究方法 | 第42页 |
4.3 研究样本的选取 | 第42页 |
4.4 研究变量的定义 | 第42-47页 |
4.4.1 公司成长性指标构建 | 第42-46页 |
4.4.2 公司资产结构指标构建 | 第46-47页 |
4.4.3 控制变量指标构建 | 第47页 |
4.5 建立回归模型 | 第47页 |
4.6 实证结果 | 第47-51页 |
4.6.1 描述性统计结果与分析 | 第47-49页 |
4.6.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| 第49-51页 |
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| 第51-54页 |
5.1 研究结论 | 第51页 |
5.2 政策建议 | 第51-54页 |
5.2.1 协调资产结构与资本结构的关系,促进企业成长 | 第52页 |
5.2.2 整合企业资源,增强企业资源配置能力 | 第52-53页 |
5.2.3 重视企业知识产权,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| 第53页 |
5.2.4 实施风险预控,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| 第53页 |
5.2.5 实施组织学习,加强企业的创新能力 | 第53-54页 |
第六章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6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| 第60-61页 |
致谢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