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计算背景下的持续审计应用研究--以A省移动内部审计为例
| 摘要 | 第2-4页 |
| ABSTRACT: | 第4-5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9-20页 |
| 第一节 研究背景 | 第9-11页 |
|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1-17页 |
| 一、持续审计研究综述 | 第11-14页 |
| 二、云计算研究综述 | 第14-17页 |
| 三、小结 | 第17页 |
|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7-19页 |
| 一、研究内容 | 第17页 |
| 二、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| 三、本文主要框架 | 第18-19页 |
| 第四节 研究意义 | 第19-20页 |
| 一、理论意义 | 第19页 |
| 二、现实意义 | 第19-20页 |
|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持续审计概述 | 第20-28页 |
| 第一节 理论基础 | 第20-22页 |
| 一、信息效用理论 | 第20页 |
| 二、计算机科学理论 | 第20-21页 |
| 三、适时制理论(JIT) | 第21-22页 |
| 第二节 持续审计概述 | 第22-24页 |
| 一、持续审计定义 | 第22页 |
| 二、持续审计的特征 | 第22-23页 |
| 三、持续审计和云技术的关系 | 第23-24页 |
| 第三节 持续审计应用分类 | 第24-25页 |
| 一、嵌入型持续审计 | 第24-25页 |
| 二、代理型持续审计 | 第25页 |
| 第四节 传统持续审计技术模型 | 第25-28页 |
| 一、基于EAM途径的模型 | 第25-26页 |
| 二、Rezaee模型 | 第26-27页 |
| 三、基于代理技术的WEB模型 | 第27页 |
| 四、传统模型优缺点总结 | 第27-28页 |
| 第三章 持续审计应用现状及改进 | 第28-36页 |
| 第一节 持续审计应用现状 | 第28-29页 |
| 第二节 现阶段持续审计主要障碍 | 第29-30页 |
| 一、投入成本大 | 第29页 |
| 二、持续审计标准化困难 | 第29页 |
| 三、功能单一 | 第29-30页 |
| 四、资源利用率低 | 第30页 |
| 第三节 “云”持续审计模型改进与创新 | 第30-34页 |
| 一、云计算技术特征 | 第30页 |
| 二、持续审计途径选择 | 第30-31页 |
| 三、持续审计模型的构建 | 第31-33页 |
| 三、持续审计程序设计 | 第33-34页 |
| 第四节 模型主要优势 | 第34-36页 |
| 一、降低前期投资成本 | 第34页 |
| 二、促进产业合理分工 | 第34页 |
| 三、功能多元化 | 第34-35页 |
| 四、高资源利用率 | 第35-36页 |
| 第四章 A省移动分公司“云”持续审计总体建设 | 第36-42页 |
| 第一节 移动公司简介 | 第36页 |
| 第二节 A移动公司内部审计概况 | 第36-38页 |
| 一、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概况 | 第36-37页 |
| 二、持续审计指导思路 | 第37页 |
| 三、内审持续审计建设进程 | 第37-38页 |
| 第三节 A移动公司“云”持续审计系统结构 | 第38-42页 |
| 一、A移动持续审计“云”持续审计总体框架 | 第38-39页 |
| 二、A移动分公司“云”持续审计系统具体内容 | 第39-40页 |
| 三、A移动公司“云”持续审计系统基本功能 | 第40-42页 |
| 第五章 A移动公司“云”持续审计应用实例 | 第42-54页 |
| 第一节 审计目标 | 第42-44页 |
| 第二节 养卡识别模型构建 | 第44-45页 |
| 一、养卡行为的主要特征 | 第44页 |
| 二、养卡行为判断规则 | 第44-45页 |
| 三、养卡行为持续监控 | 第45页 |
| 第三节 云持续审计具体操作过程 | 第45-49页 |
| 一、业务数据收集 | 第45页 |
| 二、数据规则设置 | 第45-46页 |
| 三、审计监控设置 | 第46-47页 |
| 四、例外事项记录和数据导出 | 第47-49页 |
| 五、其他增值服务 | 第49页 |
| 第四节 A移动分公司持续审计试点成果 | 第49-52页 |
| 一、改变了内部审计整体策略 | 第49-50页 |
| 二、提高审计效率 | 第50页 |
| 三、降低审计检查风险 | 第50-51页 |
| 四、优化企业结构,降低前期投资成本 | 第51页 |
| 五、优化内审人员配置 | 第51页 |
| 六、增加审计时效性 | 第51-52页 |
| 第五节 值得注意的问题 | 第52-54页 |
| 一、系统缺乏全面性 | 第52页 |
| 二、审计模型固化难度较大 | 第52页 |
| 三、培训周期长 | 第52-53页 |
| 四、复合型人才空缺严重 | 第53-54页 |
| 第六章 总结与建议 | 第54-57页 |
| 第一节 总结 | 第54-55页 |
| 一、云服务给持续审计带来新的机遇 | 第54页 |
| 二、“云”持续审计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| 第54页 |
| 三、“云”持续审计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| 第54页 |
| 四、“云”持续审计潜力巨大 | 第54-55页 |
| 第二节 建议 | 第55-56页 |
| 一、加大审计模型信息化研究 | 第55页 |
| 二、推进持续审计系统化建设 | 第55页 |
| 三、“量力而行”信息化 | 第55-56页 |
| 四、提前化培养IT和内部审计的双重人才 | 第56页 |
| 第三节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| 第56-5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7-61页 |
| 致谢 | 第61-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