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0页 |
1.1 课题来源 | 第10页 |
1.2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3.1 研究目的 | 第11页 |
1.3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4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6页 |
1.4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4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1.4.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| 第16页 |
1.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1.6 论文的研究技术路线 | 第17-20页 |
第二章 数据采集及预处理 | 第20-30页 |
2.1 调查目的及调查对象 | 第20-21页 |
2.1.1 调查目的 | 第20页 |
2.1.2 调查对象 | 第20-21页 |
2.2 调查方法及调查内容 | 第21-24页 |
2.2.1 调查方法 | 第21-22页 |
2.2.2 调查时间及调查地点 | 第22-23页 |
2.2.3 调查内容 | 第23-24页 |
2.3 调查数据处理 | 第24-29页 |
2.3.1 调查路段数据处理 | 第24-28页 |
2.3.2 平面交叉口流量调查结果与分析 | 第28-29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三章 道路交通拥塞的界定及拥塞影响因素分析 | 第30-46页 |
3.1 国内外对道路交通拥塞的界定 | 第30-32页 |
3.2 本文对道路交通拥塞的界定 | 第32-41页 |
3.2.1 道路交通拥塞等级划分 | 第32-38页 |
3.2.2 道路交通拥塞状态划分 | 第38-39页 |
3.2.3 道路交通拥塞变化过程分析及二次交通拥塞的提出 | 第39-41页 |
3.3 道路交通拥塞影响因素分析 | 第41-44页 |
3.3.1 驾驶人对交通拥塞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3.3.2 交通状况对交通拥塞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3.3.3 道路状况对交通拥塞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3.3.4 自然环境对交通拥塞的影响 | 第44页 |
3.3.5 交通管理对交通拥塞的影响 | 第44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4-46页 |
第四章 道路交通拥塞对车辆运行的影响分析 | 第46-52页 |
4.1 道路交通拥塞变化过程车辆的主要运行轨迹分析 | 第46页 |
4.2 道路交通拥塞变化过程路段停车分析 | 第46-47页 |
4.3 道路交通拥塞变化过程车辆换道特性分析 | 第47-51页 |
4.3.1 道路交通拥塞变化过程车辆换道次数分析 | 第47-48页 |
4.3.2 道路交通拥塞变化过程车辆换道安全距离分析 | 第48-51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五章 道路交通拥塞环境下车辆运行模型分析 | 第52-70页 |
5.1 交通拥塞形成阶段车辆运行模型 | 第52-60页 |
5.1.1 博弈论简述 | 第52-54页 |
5.1.2 交通拥塞环境下车辆运行博弈分析 | 第54-56页 |
5.1.3 交通拥塞形成阶段车辆运行数学描述 | 第56-59页 |
5.1.4 算例验证 | 第59-60页 |
5.2 交通拥塞消散阶段车辆运行模型 | 第60-68页 |
5.2.1 自组织理论简述 | 第60-65页 |
5.2.2 实例分析 | 第65-68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68-70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0-72页 |
6.1 论文研究总结 | 第70-71页 |
6.1.1 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| 第70页 |
6.1.2 论文的创新点 | 第70-71页 |
6.2 论文研究展望 | 第71-72页 |
致谢 | 第72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80页 |
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项目与发表论文 | 第80-82页 |
附录B 调查问卷 | 第82-8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