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4页 |
1.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2-14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1.1.2 研究的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20页 |
1.2.1 危险感知研究 | 第14-15页 |
1.2.2 驾驶人注意机制研究 | 第15-20页 |
1.2.3 相关研究综述 | 第20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| 第20-22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20-21页 |
1.3.2 技术路线 | 第21-22页 |
1.4 本章小结 | 第22-24页 |
第二章 驾驶人注意特性 | 第24-36页 |
2.1 驾驶人注意力 | 第24-26页 |
2.1.1 注意的分类 | 第24页 |
2.1.2 注意的广度 | 第24-25页 |
2.1.3 注意的特点 | 第25-26页 |
2.1.4 注视行为参数 | 第26页 |
2.2 多风险交通情景下驾驶人注意特性分析 | 第26-29页 |
2.2.1 多风险交通情景 | 第26-27页 |
2.2.2 驾驶人注意特性分析 | 第27-28页 |
2.2.3 驾驶人的注意与行车安全的关系 | 第28-29页 |
2.3 心理场理论概述 | 第29-34页 |
2.3.1 驾驶人的心理场理论 | 第30页 |
2.3.2 心理场场强作用范围 | 第30-31页 |
2.3.3 心理场场强 | 第31-33页 |
2.3.4 心理场等势线构建 | 第33-34页 |
2.3.5 心理场方法在驾驶人注意特性分析中的应用 | 第34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4-36页 |
第三章 风险引力模型 | 第36-48页 |
3.1 风险引力模型的构建思路 | 第36-37页 |
3.2 驾驶人属性 | 第37-39页 |
3.2.1 驾驶人个体类型 | 第37页 |
3.2.2 车辆速度属性 | 第37-38页 |
3.2.3 驾驶人属性函数 | 第38页 |
3.2.4 驾驶人属性函数参数分析 | 第38-39页 |
3.3 风险属性 | 第39-42页 |
3.3.1 风险的客体 | 第39-40页 |
3.3.2 风险的吸引指数 | 第40-41页 |
3.3.3 风险属性函数 | 第41-42页 |
3.3.4 风险属性函数参数分析 | 第42页 |
3.4 风险引力模型 | 第42-46页 |
3.4.1 风险引力定义 | 第42-43页 |
3.4.2 风险引力模型 | 第43-44页 |
3.4.3 风险引力参数分析 | 第44-45页 |
3.4.4 风险引力影响因素 | 第45-46页 |
3.5 模型应用意义 | 第46-47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第四章 风险引力模型验证实验设计 | 第48-58页 |
4.1 实验内容 | 第48-49页 |
4.1.1 实验目的 | 第48页 |
4.1.2 实验假设 | 第48-49页 |
4.2 实验设备和材料 | 第49-50页 |
4.2.1 道路交通驾驶模拟系统(KM RTS) | 第49-50页 |
4.2.2 iview HED4眼动仪 | 第50页 |
4.3 实验对象 | 第50-51页 |
4.4 设计的实验情景 | 第51-54页 |
4.4.1 静态情景 | 第51-52页 |
4.4.2 动态情景 | 第52-54页 |
4.5 问卷调查表 | 第54页 |
4.6 实验要求 | 第54-55页 |
4.7 实验流程设计 | 第55-56页 |
4.7.1 实验前准备 | 第55页 |
4.7.2 实验过程 | 第55页 |
4.7.3 数据采集 | 第55-56页 |
4.8 本章小结 | 第56-58页 |
第五章 风险引力模型验证及实例分析 | 第58-84页 |
5.1 实验数据的分析 | 第58-65页 |
5.1.1 夹角 | 第58-59页 |
5.1.2 风险对行车速度的影响分析 | 第59-62页 |
5.1.3 减速距离 | 第62-63页 |
5.1.4 注视时间 | 第63-65页 |
5.2 风险引力模型验证 | 第65-79页 |
5.2.1 心理场场强值计算 | 第65-69页 |
5.2.2 驾驶人属性函数计算 | 第69-71页 |
5.2.3 风险属性函数计算 | 第71-74页 |
5.2.4 风险引力值计算 | 第74-79页 |
5.3 风险引力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| 第79-80页 |
5.4 多风险交通情境下的驾驶人风险引力分析 | 第80-81页 |
5.5 风险引力模型的应用 | 第81-83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83-84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84-86页 |
6.1 结论 | 第84-85页 |
6.2 创新成果 | 第85页 |
6.3 研究展望 | 第85-8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6-90页 |
致谢 | 第90-92页 |
附录A 发表的论文及科研工作 | 第92-94页 |
附录B 驾驶员基本信息表 | 第94-96页 |
附录C 驾驶员主观评价问卷 | 第96-9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