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化学论文

物质的量迷思概念转变的抛锚式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1. 问题的提出第8-13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8-9页
    1.2 研究现状第9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迷思概念研究现状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物质的量研究现状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抛锚式教学策略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1.3 研究的意义第12-13页
2.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第13-17页
    2.1 概念界定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迷思概念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物质的量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抛锚式教学策略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教学设计第14-15页
    2.2 最近发展区理论第15-16页
    2.3 认知同化理论第16页
    2.4 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第16-17页
3. 研究方案设计第17-18页
    3.1 研究目的第17页
    3.2 研究方法第17页
    3.3 研究实施过程第17-18页
4. 高中学生迷思概念的探查研究第18-30页
    4.1 研究工具设计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二段式诊断性测验法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“物质的量”迷思概念二段式诊断性测验问卷的编制第18-20页
    4.2 高中学生迷思概念的探查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研究对象及实施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数据处理第20-21页
    4.3 高一学生物质的量迷思概念调查结果分析第21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问卷项目分析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问卷各题目交叉表分析第22-2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调查结果分析第28-30页
5. 迷思概念转变策略的研究第30-33页
    5.1 影响学生迷思概念转变的因素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学生的元认知水平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学生的学习动机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学习者的“概念生态圈”第30页
    5.2 促进物质的量迷思概念转变的抛锚式教学策略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创设情境,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自主学习,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合作学习,初步形成概念体系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效果评价,概念图反馈形成稳固概念体系第32-33页
6. 迷思概念转变科学概念的实践研究第33-43页
    6.1 物质的量教学设计案例第33-37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教材分析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学情分析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教学目标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6.1.4 教学过程设计第34-37页
    6.2 实践研究及数据分析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研究目的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研究对象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变量控制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6.2.4 数据收集与处理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6.2.5 前测数据分析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6.2.6 后测数据分析第39-40页
    6.3 实验班的学生访谈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抽样访谈的学生基本情况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部分访谈记录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访谈总结第42-43页
7.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43-45页
    7.1 研究结论第43-44页
    7.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第44-45页
参考文献第45-46页
附录Ⅰ 高一学生物质的量概念体系迷思概念的探查第46-49页
附录Ⅱ 前测试卷第49-54页
附录Ⅲ 物质的量后测问卷第54-60页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60-61页
致谢第61-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推理能力的分析与实践研究
下一篇:少数民族学生的数学核心概念学习策略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