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2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8-9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1.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1-12页 |
第二章 大气湍流特性概述 | 第12-20页 |
2.1 大气湍流的形成 | 第12-13页 |
2.2 大气湍流基本特性 | 第13-15页 |
2.2.1 大气湍流的内外尺度 | 第13-14页 |
2.2.2 大气湍流的功率谱模型 | 第14-15页 |
2.3 抛物线方程及薄相位屏理论 | 第15-17页 |
2.4 薄相位屏的构造方法 | 第17-18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18-20页 |
第三章 大气湍流动态相位屏的数值模拟 | 第20-30页 |
3.1 大气湍流相位屏的动态模拟算法 | 第20-25页 |
3.1.1 Zernike 模式法生成相位屏 | 第20-23页 |
3.1.2 基于 Zernike 模式法的动态相位屏模拟 | 第23-25页 |
3.2 大气湍流相位屏的动态模拟结果 | 第25-28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28-30页 |
第四章 控制平台模块设计与实现 | 第30-44页 |
4.1 控制平台开发思路 | 第30-32页 |
4.1.1 程序设计语言选择 | 第30-31页 |
4.1.2 控制平台开发环境 | 第31页 |
4.1.3 设计步骤 | 第31页 |
4.1.4 本课题难点及解决方案 | 第31-32页 |
4.2 动态相位屏模拟模块设计 | 第32-41页 |
4.2.1 算法控制界面框架设计 | 第33页 |
4.2.2 动态相位屏模拟算法的 C++实现 | 第33-35页 |
4.2.3 算法控制界面的控件设计 | 第35-39页 |
4.2.4 动态相位屏模拟算法控制界面展示 | 第39-41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41-44页 |
第五章 液晶控制平台的研究 | 第44-60页 |
5.1 LC-SLM 简介 | 第44-48页 |
5.1.1 液晶 | 第44页 |
5.1.2 向列型液晶的电控双折射效应 | 第44-46页 |
5.1.3 实验用 LC-SLM | 第46-48页 |
5.2 大气湍流动态模拟控制平台的设计 | 第48-58页 |
5.2.1 控制平台拟实现的主要功能 | 第48页 |
5.2.2 控制平台设计 | 第48-54页 |
5.2.3 大气湍流动态模拟控制平台展示 | 第54-58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58-60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0-62页 |
6.1 全文总结 | 第60页 |
6.2 后续工作展望 | 第60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