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0 引言 | 第12-21页 |
0.1 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12-13页 |
0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7页 |
0.2.1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0.2.2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7页 |
0.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| 第17-19页 |
0.3.1 研究内容 | 第17-18页 |
0.3.2 研究方法 | 第18-19页 |
0.3.3 技术路线 | 第19页 |
0.4 研究创新点 | 第19-21页 |
1 LNG加气站项目理论基础 | 第21-28页 |
1.1 项目经济评价 | 第21-24页 |
1.1.1 经济评价产生与发展历程 | 第21页 |
1.1.2 经济评价研究现状 | 第21-23页 |
1.1.3 经济评价的主要内容 | 第23-24页 |
1.1.4 项目应用经济评价的意义 | 第24页 |
1.2 我国LNG加气站项目的建设现状 | 第24-28页 |
1.2.1 液化天然气(LNG)加气站项目的优势 | 第25-26页 |
1.2.2 LNG加气站项目经济评价的特点 | 第26页 |
1.2.3 LNG加气站项目经济评价的内容 | 第26-27页 |
1.2.4 LNG加气站项目经济评价的必要性 | 第27-28页 |
2 潍坊市西能LNG加气站项目分析 | 第28-35页 |
2.1 项目立项背景 | 第28-29页 |
2.1.1 我国液化天然气加气站发展背景 | 第28页 |
2.1.1.1 环境问题下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加剧 | 第28页 |
2.1.1.2 新形势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要求 | 第28页 |
2.1.1.3 新清洁能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 | 第28页 |
2.1.2 潍坊市液化天然加气站发展现状 | 第28-29页 |
2.2 潍坊市西能LNG加气站项目概况 | 第29-31页 |
2.2.1 项目区位条件分析 | 第29-30页 |
2.2.1.1 自然条件 | 第29页 |
2.2.1.2 基础设施条件 | 第29页 |
2.2.1.3 交通条件 | 第29-30页 |
2.2.1.4 通讯条件 | 第30页 |
2.2.2 加气站站址选择 | 第30页 |
2.2.3 加气站气化范围与用气规模的确定 | 第30-31页 |
2.3 潍坊市西能LNG加气站市场分析 | 第31-32页 |
2.3.1 潍坊市天然气加气站的类型分析 | 第31页 |
2.3.2 潍坊市天然气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| 第31-32页 |
2.3.3 潍坊市天然气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| 第32页 |
2.4 基于灰度预测模型的液化天然气汽车数量预测 | 第32-35页 |
2.4.1 建立模型 | 第32-33页 |
2.4.2 灰色预测在潍坊市天然气汽车预测中的应用 | 第33-35页 |
3 潍坊市西能LNG加气站项目经济评价体系的构建 | 第35-45页 |
3.1 西能LNG加气站项目经济评价的内容及基本原则 | 第35-36页 |
3.2 西能LNG加气站项目经济评价体系的确定 | 第36-45页 |
3.2.1 西能LNG加气站项目财务评价指标的确定 | 第36-43页 |
3.2.2 西能LNG加气站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指标的确定 | 第43-44页 |
3.2.3 西能LNG加气站项目经济评价最终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44-45页 |
4 西能LNG加气站项目经济评价 | 第45-57页 |
4.1 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| 第45-48页 |
4.1.1 项目主要工程量 | 第45-46页 |
4.1.2 投资估算 | 第46-47页 |
4.1.3 资金筹措计划 | 第47-48页 |
4.2 西能LNG加气站项目经济评价基础数据 | 第48-51页 |
4.2.1 数据来源依据 | 第48页 |
4.2.2 基础数据及基本参数的确定 | 第48-51页 |
4.3 西能LNG加气站项目经济评价 | 第51-55页 |
4.3.1 财务评价 | 第51-54页 |
4.3.2 国民经济评价 | 第54页 |
4.3.3 经济评价综合分析 | 第54-55页 |
4.4 项目投资决策及建议 | 第55-57页 |
5 结论与展望 | 第57-58页 |
5.1 结论 | 第57页 |
5.2 展望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1页 |
致谢 | 第61-62页 |
个人简历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