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企业经济论文--企业供销管理论文

考虑参与者行为因素的双渠道回收定价策略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1章 绪论第12-18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2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目的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意义第13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、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思路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研究方法第15页
    1.4 主要创新点第15-16页
    1.5 本文章节安排第16-18页
第2章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第18-30页
    2.1 文献检索情况概述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文献检索范围分析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相关文献情况分析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学术趋势分析第19-20页
    2.2 有关闭环供应链的文献综述第20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闭环供应链的提出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关于闭环供应链回收定价问题的研究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关于闭环供应链回收渠道的研究第23-25页
    2.3 考虑供应链相关行为的文献综述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闭环供应链与讨价还价能力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闭环供应链与风险规避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闭环供应链与公平关切第27-28页
    2.4 已有文献的贡献及不足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主要贡献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不足之处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对本文研究问题的启示第29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29-30页
第3章 相关理论概述第30-42页
    3.1 闭环供应链相关理论第30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正向供应链概述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逆向供应链概述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闭环供应链概述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闭环供应链回收渠道第33-37页
    3.2 博弈论概述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博弈论概念与分类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Stackelberg博弈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讨价还价博弈第38-39页
    3.3 相关行为理论基础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行为运作管理概述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行为供应链管理概述第40-41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1-42页
第4章 考虑讨价还价能力的双渠道回收定价与协调策略第42-52页
    4.1 模型描述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符号说明与假设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函数构建第43-44页
    4.2 系统分散决策下的策略分析第44-45页
    4.3 系统集中决策下的策略分析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集中决策下的定价策略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集中决策下的收益协调第47-48页
    4.4 数值分析第48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策略分析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贴现因子对收益的影响第49-51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51-52页
第5章 考虑回收竞争与风险规避的双渠道回收定价策略第52-66页
    5.1 模型描述与基本假设第52-54页
    5.2 回收渠道非竞争下风险规避者的定价策略第54-56页
    5.3 回收渠道竞争下风险规避者的定价策略第56-60页
    5.4 数值分析第60-64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64-66页
第6章 考虑参与者公平关切的双渠道回收定价策略第66-82页
    6.1 模型描述与基本假设第66-67页
    6.2 参与者公平中性下的双渠道回收定价策略第67-69页
    6.3 参与者公平关切下的双渠道回收定价策略第69-77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仅制造商存在公平关切的情形第69-72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仅零售商存在公平关切的情形第72-75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制造商、零售商同时存在公平关切的情形第75-77页
    6.4 数值分析第77-81页
        6.4.1 策略比较分析第78页
        6.4.2 灵敏度分析第78-81页
    6.5 本章小结第81-82页
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82-84页
    7.1 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第82-83页
    7.2 研究局限及未来展望第83-84页
参考文献第84-90页
致谢第90-92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92页

论文共9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动态旗帜广告文字设计要素与受众注意的关系研究
下一篇:研究型大学教师胜任特征与创新绩效--感知创新战略的调节效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