角色游戏情境下幼儿互动水平及特点的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目录 | 第5-7页 |
前言 | 第7-21页 |
一、研究的缘起 | 第7-8页 |
(一) 游戏中幼儿的互动引起研究者的兴趣和思考 | 第7-8页 |
(二) 游戏情境中幼儿互动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| 第8页 |
二、研究的意义 | 第8页 |
(一) 理论意义 | 第8页 |
(二) 实践意义 | 第8页 |
三、相关学科理论供给 | 第8-11页 |
(一) 互动行为的发生角度 | 第9页 |
(二) 互动行为的发展角度 | 第9-11页 |
四、文献综述 | 第11-21页 |
(一) 同伴与同伴互动 | 第11-18页 |
(二) 社会性游戏水平 | 第18-21页 |
第一部分 研究设计 | 第21-27页 |
一、研究内容 | 第21页 |
二、研究方法 | 第21-22页 |
(一) 选取对象 | 第21页 |
(二) 收集数据 | 第21-22页 |
(三) 整理资料 | 第22页 |
三、相关概念界定与辨析 | 第22-24页 |
(一)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22-24页 |
(二) 相关概念辨析 | 第24页 |
四、分析工具及操作性定义 | 第24-27页 |
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| 第27-53页 |
一、互动行为分布的年龄特点 | 第27-39页 |
(一) 互动行为分布的年龄特点量化统计 | 第27-30页 |
(二) 互动行为分布的年龄特点质化分析 | 第30-39页 |
二、互动符号传递的媒介与诱因 | 第39-46页 |
(一) 互动符号传递的媒介与诱因量化统计 | 第39-42页 |
(二) 互动符号传递的媒介与诱因质化分析 | 第42-46页 |
三、互动符号传递的个体差异 | 第46-53页 |
(一) 互动符号传递的性别差异量化统计 | 第46-49页 |
(二) 互动符号传递的个体差异质化分析 | 第49-53页 |
第三部分 教育建议与研究反思 | 第53-59页 |
一、教育建议 | 第53-57页 |
(一) 观察互动交往特点,把握特别教育契机 | 第53-54页 |
(二) 关注互动行为焦点,积极反思适当介入 | 第54-55页 |
(三) 创设角色体验机会,培养"观点采择"能力 | 第55-57页 |
(四) 提供混龄交往环境,创造经验交流机会 | 第57页 |
二、研究反思 | 第57-59页 |
(一) 关于研究样本的思考 | 第57页 |
(二) 关于研究编码的思考 | 第57-58页 |
(三) 关于研究结果的思考 | 第58-59页 |
附录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4页 |
致谢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