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职业技术教育论文--教学理论、教学法论文

中等职业学校“订单式”人才培养实践与探索--以曲靖高级技校为个案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8页
    (一)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 选题的背景第9页
        2 研究的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1) 理论意义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2) 实际意义第10页
    (二) 核心概念界定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 中等职业教育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2 人才培养模式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3 “订单式”人才培养模式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4 双师型教师第11页
    (三)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6页
        1 国外发展现状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1) 德国“双元制”模式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2) 美国的“合作教育”模式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3) 英国的“工学交替”模式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4) 日本的“产学研”结合模式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2 国内研究综述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1) 关于“订单式”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2) “订单式”人才培养的利弊研究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3) 有关“订单式”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经验总结第15-16页
    (四) 研究思路和方法目的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 研究思路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 研究方法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1) 文献资料法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2) 个案分析法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3) 访谈法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4) 问卷调查法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3 研究目的第17-18页
第二章 “订单式”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概述第18-25页
    (一) “订单式”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第18页
    (二) 构建“订单式”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要素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 学校办学目标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 校企要紧密联系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3 校企双方各具特色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4 有合格的“双师型”师资队伍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5 有完备的实训场地第20页
    (三) “订单式”教育模式的特征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 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 教学与岗对接针对性强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3 定向就业就业率高第21页
    (四) “订单式”人才培养具有可行性第21-22页
    (五) “订单式”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意义第22-25页
第三章 中等职业学校“订单式”人才培养现状及困境第25-28页
    (一) 中等职业学校“订单”培养现状第25-26页
    (二) 中等职业学校“订单”培养出现的困境第26-28页
第四章 “订单式”人才培养模式个案分析——以曲靖高级技校为例第28-45页
    (一) 曲靖高级技校简介第28页
    (二) 曲靖高级技工学校开展“订单式”培养模式的动因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1 积极主动进行教育改革的动因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 中等职业学校面对重重压力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1) 生源压力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2) 办学软硬件的压力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3) 就业压力第30-31页
    (三) 曲靖高级技校“订单式”人才培养模式概况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1 “订单式”培养概况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 “订单式”人才培养模式运行体系第31-32页
    (四) 曲靖高级技工学校“订单式”培养实施程序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1 调研企业,确立订单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2 达成协议,制定方案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 双方参与,共同培养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4 注重质量,参与评估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5 按照协议,安排就业第34页
    (五) 访谈与调查第34-39页
        1 曲靖高级技校相关学生、领导对“订单式”人才培养的态度分析第34-38页
        2 对曲靖高级技校教师情况的调查第38-39页
    (六) 实施“订单式”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总结第39-45页
        1 取得的成效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1) 实现了学生高就业率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2) 扩大学校的知名度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3) 促进了“双师型”教师队伍的建设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4) 弥补学校实训基地的不足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2 存在的问题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1) 学校方面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2) 企业方面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3) 政府层面第43-45页
第五章 优化中等职业学校“订单式”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第45-51页
    (一) 发挥学校主体作用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1 改变传统观念,打造品牌专业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2 切实加强“双师型”队伍建设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3 无缝对接,零距离办学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1) 重视校本研发,教材无缝对接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2) 重视学以致用,学产无缝对接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4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5 订单之后的追踪第46-47页
    (二) 凸显企业参与合作的主动作用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1 设置岗位方面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1) 企业要提供足够的“订单"岗位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2) 提供明确的岗位要求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2 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3 努力帮助学校完善实践教学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4 企业应积极参与人才质量评估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5 建立激励机制,提高企业效率第48页
    (三) 政府应积极配合中职“订单”培养第48-51页
        1 加大行政指导和舆论宣传力度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2 加大经费投入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3 政府做媒,校企联姻第49-51页
结语第51-52页
参考文献第52-54页
附录1第54-55页
附录2第55-57页
附录3第57-59页
致谢第59页

论文共5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石林县扩权强县试点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
下一篇:曲靖市中等职业教育中的政府职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