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1 绪论 | 第8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8-12页 |
1.2 研究内容 | 第12页 |
1.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| 第12-13页 |
1.3.1 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1.3.2 技术路线 | 第13页 |
1.4 主要创新点 | 第13-15页 |
2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| 第15-23页 |
2.1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5页 |
2.1.1 跨国公司 | 第15页 |
2.1.2 通信设备、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 | 第15页 |
2.2 相关领域研究进展综述 | 第15-18页 |
2.2.1 技术转移、技术转让、技术扩散与技术溢出 | 第15-17页 |
2.2.2 逆向知识转移与逆向创新 | 第17-18页 |
2.3 跨国公司投资溢出效应研究综述 | 第18-19页 |
2.4 研究进展述评 | 第19-23页 |
3 研究设计 | 第23-29页 |
3.1 分析框架 | 第23-24页 |
3.2 变量设计 | 第24-27页 |
3.2.1 前置分析变量 | 第24-26页 |
3.2.2 技术溢出效应分析的变量 | 第26-27页 |
3.3 数据来源 | 第27-29页 |
4 数据分析 | 第29-53页 |
4.1 跨国公司技术溢出影响路径 | 第29-35页 |
4.1.1 示范模仿效应、人力资源效应、竞争效应 | 第29-31页 |
4.1.2 跨国公司研发投资技术溢出概念模型 | 第31-35页 |
4.2 在华跨国公司研发投资技术溢出效应前置分析 | 第35-42页 |
4.2.1 跨国公司研发投资与本土企业创新产出的协整关系检验 | 第35-38页 |
4.2.2 跨国公司研发投资与本土企业创新产出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| 第38-41页 |
4.2.3 分析结果 | 第41-42页 |
4.3 在华跨国公司研发投资技术溢出效应检验 | 第42-53页 |
4.3.1 计量模型 | 第42-44页 |
4.3.2 面板数据模型的分析方法 | 第44-48页 |
4.3.3 面板回归结果 | 第48-51页 |
4.3.4 分析结果 | 第51-53页 |
5 结论与启示 | 第53-57页 |
5.1 研究结论 | 第53-54页 |
5.2 管理启示 | 第54-56页 |
5.3 研究展望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62-63页 |
致谢 | 第63-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