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历史、地理论文--历史论文

社会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

中文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绪论第9-15页
    一、研究缘起及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二、学术史回顾第10-12页
    三、概念界定第12-13页
    四、基本框架与方法第13-14页
    五、创新与不足第14-15页
第一章 高中历史教学引入社会史观的必要性及存在问题第15-19页
    第一节 高中历史教学引入社会史观的必要性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适应史学理论发展的需要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实现历史人文教育功能的需要第16-17页
    第二节 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史观问题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忽视史观教育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史学观念陈旧第18-19页
第二章 社会史观在目前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体现第19-25页
    第一节 社会史观在课程标准中的体现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课程性质中的体现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基本理念与设计思路中的体现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课程目标中的体现第20-21页
    第二节 社会史观在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体现:以人教版《历史Ⅱ》第五单元为例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内容要点所体现的社会史观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以社会史观指导教学第22-25页
第三章 社会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方法第25-35页
    第一节教学策略的调整第25-3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渗透社会史视角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社会生活史料的研习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利用乡土史资源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正确使用教科书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五、注重日常要素与制度性要素的关系第29-30页
    第二节 社会史观与高考改革第30-3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高考题中的社会史内容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高考题中的社会史考查方法第32-35页
第四章 高中历史教学运用社会史观需重视的问题第35-39页
    第一节 教师的社会史素养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学习社会史理论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重视历史课程资源中的社会史素材第36页
    第二节 正确处理史观之间的关系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历史新课程中的新史观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正确处理社会史观与其他史观的关系第37-39页
结语第39-40页
参考文献第40-43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43-44页
后记第44-45页

论文共4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我国流动老年人口居留意愿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
下一篇:基于社交关系和时序主题的微博好友推荐算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