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艺术论文--音乐论文--音乐理论论文--民族音乐研究论文

山西襄汾民歌艺术探究

中文摘要第10-11页
ABSTRACT第11页
绪论第13-15页
    一、选题缘由第13-14页
    二、相关研究领域及研究方法第14-15页
第一章 襄汾民歌的历史文化背景第15-17页
    1.1 襄汾县自然环境第15页
    1.2 襄汾县历史人文环境第15-17页
第二章 襄汾民歌的艺术特色第17-33页
    2.1 襄汾民歌的历史源流第17页
    2.2 襄汾民歌的体裁分类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小调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山歌第19-20页
    2.3 襄汾民歌的题材种类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反映一般社会生活的歌曲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反映青年男女爱情和婚姻问题的歌曲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反映劳动人民苦难生活和表达对其命运不满的歌曲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反映人民革命斗争的歌曲第21-22页
    2.4 襄汾民歌的音乐特征第22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襄汾民歌的曲式结构特点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襄汾民歌的调式调性特点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襄汾民歌的旋法特点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襄汾民歌的节奏节拍特点第26页
    2.5 襄汾民歌的唱词特点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即兴性的歌词创作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叠字叠词的大量运用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方言土语的大量运用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5.4 讲究韵脚的和谐第28页
    2.6 襄汾民歌与地方戏曲音乐的关系第28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6.1 民间歌曲的发展及演变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6.2 戏曲音乐的形成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6.3 襄汾民歌与晋南眉户戏的关系第30-33页
第三章 襄汾民歌中的民俗意蕴第33-43页
    3.1 什么是民俗第33页
    3.2 襄汾民歌中的物质民俗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“衣”的民俗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“食”的民俗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“住”的民俗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“行”的民俗第36页
    3.3 襄汾民歌中的精神民俗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生育神崇拜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鬼神崇拜第37页
    3.4 襄汾民歌中的社会民俗第37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爱情婚姻类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节日节庆类第40-41页
    3.5 语言民俗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民间文学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民俗语言第42-43页
第四章 襄汾民歌的现状、传承与保护第43-49页
    4.1 襄汾民歌的生存现状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流传范围的变化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传承人老化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艺术特征被逐渐同化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民歌演唱的普及度低下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保护资金缺乏第44页
    4.2 新时代背景下的襄汾民歌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生存背景的复杂化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政府、专家学者的介入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新时代背景下襄汾民歌的发展态势第45-46页
    4.3 襄汾民歌的保护与措施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做好田野调查,进行搜集整理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结合中国教育特点,让襄汾民歌走进课堂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加大对民歌传承的投资力度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第47-49页
结语第49-50页
参考文献第50-51页
附录第51-52页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2-53页
致谢第53-54页
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54-55页
承诺书第55-56页

论文共5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“曹禺戏剧文学奖”获奖作品系列研究之一--沈虹光作品研究
下一篇:2-(2-吡啶基)-酮配体及锌铝镁配合物的合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