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8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0页 |
1.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1.1 选题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| 第12-17页 |
1.2.1 关于问责的研究 | 第12-14页 |
1.2.2 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研究 | 第14-16页 |
1.2.3 关于问责与经济责任审计关系的研究 | 第16-17页 |
1.2.4 研究述评 | 第17页 |
1.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| 第17-20页 |
1.3.1 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1.3.2 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1.3.3 技术路线图 | 第19-20页 |
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| 第20-25页 |
2.1 受托经济责任理论 | 第20-21页 |
2.2 免疫系统理论 | 第21-23页 |
2.3 人本管理理论 | 第23-25页 |
第3章 我国问责与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现状 | 第25-37页 |
3.1 我国问责情况的现状分析 | 第25-30页 |
3.1.1 我国问责制度的发展历程 | 第25-27页 |
3.1.2 我国问责的理论研究 | 第27-28页 |
3.1.3 我国现行问责的实践运行情况 | 第28-30页 |
3.2 我国经济责任审计运行情况的现状分析 | 第30-34页 |
3.2.1 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历程 | 第30-31页 |
3.2.2 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的理论研究 | 第31-32页 |
3.2.3 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的实践运行情况 | 第32-34页 |
3.3 现行问责在经济责任审计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| 第34-35页 |
3.3.1 经济责任界定模糊 | 第34页 |
3.3.2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落实难 | 第34-35页 |
3.3.3 问责的范围较窄 | 第35页 |
3.3.4 问责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| 第35页 |
3.4 小结 | 第35-37页 |
第4章 基于问责的经济责任审计运行效果实证分析 | 第37-52页 |
4.1 理论分析及假设提出 | 第37-39页 |
4.1.1 经济责任审计执行力度对其运行效果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4.1.2 经济责任审计执行力度对问责处罚力度的影响 | 第38页 |
4.1.3 问责处罚力度对经济责任审计运行效果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4.2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| 第39页 |
4.3 变量选取 | 第39-41页 |
4.3.1 经济责任审计运行效果 | 第39页 |
4.3.2 问责处罚力度 | 第39-40页 |
4.3.3 经济责任审计执行力度 | 第40页 |
4.3.4 控制变量 | 第40-41页 |
4.4 模型构建 | 第41-42页 |
4.4.1 经济责任审计执行力度对其运行效果 | 第41-42页 |
4.4.2 经济责任审计执行力度对问责处罚力度 | 第42页 |
4.4.3 问责处罚力度对经济责任审计运行效果 | 第42页 |
4.5 实证分析 | 第42-50页 |
4.5.1 描述性统计分析 | 第42-43页 |
4.5.2 相关性分析 | 第43-47页 |
4.5.3 回归结果分析 | 第47-50页 |
4.6 小结 | 第50-52页 |
第5章 提升经济责任审计运行效果的对策建议 | 第52-58页 |
5.1 健全经济责任审计问责法律法规 | 第52-53页 |
5.1.1 提升审计问责立法层次 | 第52页 |
5.1.2 细化审计问责法律法规 | 第52-53页 |
5.1.3 建立审计问责评价标准 | 第53页 |
5.2 加大经济责任审计问责落实力度 | 第53-54页 |
5.2.1 扩大经济责任审计问责范围 | 第53-54页 |
5.2.2 建立专门问责监督队伍 | 第54页 |
5.2.3 加强审计问责处罚力度 | 第54页 |
5.3 建立经济责任审计问责工作机制 | 第54-56页 |
5.3.1 加强经济责任审计问责部门协调 | 第55页 |
5.3.2 建立经济责任审计问责链 | 第55-56页 |
5.4 完善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机制 | 第56-58页 |
5.4.1 建立审计问责结果公告制度 | 第56-57页 |
5.4.2 完善审计成果运用制度 | 第57-58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3页 |
致谢 | 第63-64页 |
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