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--机器人技术论文--机器人论文

基于指数积的youbot机械臂运动学参数辨识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9页
    1.1 课题的来源以及背景意义第9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课题的来源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工业机器人的背景及意义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状况第11-13页
    1.2 运动学参数辨识研究现状以及分析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模型建立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数据测量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参数辨识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误差补偿第15-16页
    1.3 机器人运动学参数特性第16页
    1.4 旋量理论在机器人系统中的应用与发展第16-17页
    1.5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安排第17-19页
第二章 相关背景知识介绍第19-32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19页
    2.2 几何背景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李群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伴随变换第21-22页
    2.3 刚体运动及其旋量表达第22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三维空间的旋量运动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旋转矩阵的指数坐标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三维空间中的刚体运动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刚体运动相关的指数坐标及运动旋量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运动旋量的几何表达第27-28页
    2.4 基于旋量的机器人运动学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基于全局指数积的运动学关系建立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基于局部指数积的运动学关系建立第29-30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30-32页
第三章 机器人运动学误差分布第32-42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2页
    3.2 基于全局指数积公式的运动学误差模型第32-33页
    3.3 基于局部指数积公式的运动学误差模型第33-35页
    3.4 误差成分以及统计学定量分析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线性误差模型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二阶误差模型推导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机器人末端位置误差分布第37-38页
    3.5 数值仿真与分析第38-41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41-42页
第四章 运动学标定方法第42-54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42页
    4.2 一般的运动学标定方法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运动学方程线性化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雅可比矩阵第44页
    4.3 距离运动学标定方法第44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执行器末端的位移误差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关节旋量误差定义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基于位置误差运动学方程线性化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基于距离误差标定模型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标定模型第49-50页
    4.4 雅克比矩阵奇异性分析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QR分解法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Gram-Schmidt正交法第52-53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53-54页
第五章 机器人位姿测量以及实验研究第54-67页
    5.1 测量方法第54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三维扫描仪的特点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基于三维扫描仪测量方法上的改进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实验平台搭建第57页
    5.2 确定测量点位置第57-60页
    5.3 仿真测试第60-63页
    5.4 实验及结果分析第63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标定数据选定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迭代标定流程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标定结果分析第65-66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66-67页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7-69页
参考文献第69-71页
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第71-72页
致谢第72页

论文共7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新员工工作场所学习及其影响因素
下一篇:非均匀展宽介质中电磁感应透明到Aulter-Townes分裂渡越及光的传播特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