媒介的幻觉--当代艺术的动画表述
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绪论 | 第10-20页 |
1 概念界定 | 第10-12页 |
2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| 第12-14页 |
2.1 选题缘由 | 第12-13页 |
2.2 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20页 |
3.1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4-17页 |
3.2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7-20页 |
1 当代艺术的动画表述 | 第20-42页 |
1.1 当代艺术表达的媒介变化 | 第20-28页 |
1.1.1 后制品、行为艺术和新媒体 | 第20-24页 |
1.1.2 艺术的媒介逻辑 | 第24-28页 |
1.2 当代艺术如何叙事 | 第28-37页 |
1.2.1 顷间的废弃 | 第29-32页 |
1.2.2 叠化的动作交代 | 第32-34页 |
1.2.3 实验影像 | 第34-37页 |
1.3 动画作为当代艺术的表达媒介 | 第37-42页 |
1.3.1 动画的媒介特性 | 第37-40页 |
1.3.2 叙事的虚拟性 | 第40-42页 |
2 动画叙事抑或艺术观念 | 第42-52页 |
2.1 另一种表意机制 | 第43-47页 |
2.1.1 动画艺术的隐喻 | 第43-45页 |
2.1.2 价值的缝合 | 第45-47页 |
2.2 前卫艺术与动画叙事 | 第47-52页 |
2.2.1 观察者的存在 | 第47-49页 |
2.2.2 抽象的抽象 | 第49-52页 |
3 观念的媒介依托:摄影原真或动画绘制 | 第52-66页 |
3.1 原真性的局限 | 第52-59页 |
3.1.1 无所适从的逼真 | 第52-56页 |
3.1.2 动画纪录片 | 第56-59页 |
3.2 绘制性的探索 | 第59-62页 |
3.2.1 作为绘制的动画媒介 | 第59-61页 |
3.2.2 威廉姆·肯特里奇的素描动画 | 第61-62页 |
3.3 观念叙事的媒介维度 | 第62-66页 |
3.3.1 所指与表征 | 第62-63页 |
3.3.2 创作主体的喧嚣 | 第63-66页 |
4 “乌托邦”的介入 | 第66-79页 |
4.1 动画与乌托邦 | 第66-68页 |
4.1.1 幻想的乌托邦 | 第66-67页 |
4.1.2 幻想的动画 | 第67-68页 |
4.2 在讽刺和隐喻之间 | 第68-74页 |
4.3 站在“乌托邦”的对面 | 第74-79页 |
4.3.1 当代艺术的反乌托邦现象 | 第74-75页 |
4.3.2 现实性介入还是幻想式介入 | 第75-76页 |
4.3.3 艺术介入的提升 | 第76-79页 |
结语 当代艺术的动画表述 | 第79-8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0-91页 |
致谢 | 第91-92页 |
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| 第9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