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1 绪论 | 第7-16页 |
1.1 研究的缘起及意义 | 第7-9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7-8页 |
1.1.2 研究的意义 | 第8-9页 |
1.2 研究设计 | 第9-10页 |
1.2.1 本文研究的框架 | 第9页 |
1.2.2 研究目标、研究对象 | 第9-10页 |
1.2.3 采取的研究方法 | 第10页 |
1.3 相关理论依据 | 第10-12页 |
1.4 文献综述 | 第12-14页 |
1.5 居民参与的概念界定 | 第14-15页 |
1.6 研究创新之处 | 第15-16页 |
2 XXX市失独家庭M项目背景资料介绍 | 第16-19页 |
2.1 失独家庭M项目所在社区居民参与的背景资料 | 第16页 |
2.2 失独家庭的社会背景资料 | 第16-17页 |
2.3 失独家庭M项目的设立背景 | 第17-18页 |
2.3.1 失独家庭M项目设立的背景资料 | 第17页 |
2.3.2 承接失独家庭M项目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背景资料 | 第17-18页 |
2.4 笔者参与失独家庭M项目的过程简介 | 第18-19页 |
3 XXX 市失独家庭 M 项目需求评估阶段 | 第19-26页 |
3.1 GQ社区失独家庭社会工作项目的需要与问题评估方法与步骤 | 第19页 |
3.2 GQ社区失独家庭社会工作项目需求评估结果 | 第19-24页 |
3.2.1 社区居委会服务现状及需求评估 | 第19-20页 |
3.2.2 失独、残独家庭的居家探访需求评估 | 第20-24页 |
3.2.3 失独、残独家庭文献研究的搜集与评估 | 第24页 |
3.3 XXX市2016年弃婴收养能力评估支持服务项目需求评估 | 第24-26页 |
4 XXX市失独家庭M项目计划、介入、结项过程分析 | 第26-42页 |
4.1 项目执行初期——完善计划阶段(2016 年7月) | 第26-29页 |
4.1.1 GQ社区失独、残独家庭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计划完善的准备及结果 | 第26-27页 |
4.1.2 2016 年弃婴收养能力评估服务项目的准备情况 | 第27页 |
4.1.3 项目服务计划完善后的内容 | 第27-29页 |
4.2 项目执行中期——项目介入执行阶段(2016 年 8-12 月中旬) | 第29-38页 |
4.2.1 GQ社区失独、残独家庭社会工作服务子项目的服务内容 | 第29-37页 |
4.2.2 2016 年弃婴收养能力评估服务项目的服务内容 | 第37-38页 |
4.3 XXX市失独家庭M项目结束阶段(2016 年12月) | 第38-42页 |
4.3.1 失独、残独居民的离别情绪处理与项目跟进事宜 | 第38页 |
4.3.2 失独家庭M项目结项评估 | 第38-42页 |
5 居民参与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 | 第42-48页 |
5.1 失独家庭M项目中居民参与不良影响因素分析 | 第43-46页 |
5.1.1 过程因素对居民参与质量的影响 | 第43-46页 |
5.1.2 社会因素对居民参与途径供给的影响 | 第46页 |
5.2 提升居民参与的策略 | 第46-48页 |
结语 | 第48-49页 |
附录 | 第49-51页 |
附录1 表的清单 | 第49页 |
附录2 图的清单 | 第49-50页 |
附录3 服务对象需求评估访谈表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3页 |
后记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