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19页 |
1.1 选题目的、背景及意义 | 第12-15页 |
1.1.1 选题目的 | 第13-14页 |
1.1.2 立项背景及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2 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1.2.1 定量包装净含量检验、评定方法研究现状 | 第15页 |
1.2.2 定量包装净含量检验不确定度评定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1.3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| 第16-19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1.3.2 技术路线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检验理论基础研究 | 第19-29页 |
2.1 定量包装商品的特点 | 第19-20页 |
2.2 商品净含量的规定 | 第20-25页 |
2.2.1 净含量和标注净含量 | 第20-22页 |
2.2.2 实际含量和平均实际含量 | 第22-23页 |
2.2.3 偏差和标准偏差 | 第23页 |
2.2.4 允许短缺量 | 第23-25页 |
2.3 计量检验的基本要求 | 第25-26页 |
2.4 统计抽样检验基础及基本原理 | 第26-29页 |
第三章 定量包装净含量检验评定指标及体系构建 | 第29-47页 |
3.1 商品定量包装净含量检验评定指标 | 第29-31页 |
3.1.1 净含量标注要求 | 第29页 |
3.1.2 净含量计算要求 | 第29-31页 |
3.2 商品定量包装净含量检验及评定方法 | 第31-33页 |
3.2.1 检验基本程序及要求 | 第31页 |
3.2.2 样本的抽取 | 第31页 |
3.2.3 除去皮重方案的选择评价 | 第31-33页 |
3.3 以新疆黑加仑葡萄干为例用质量单位标注净含量的检验方法 | 第33-37页 |
3.3.1 检验原理和适用范围 | 第33页 |
3.3.2 检验设备的选择评价 | 第33页 |
3.3.3 检验过程及结果的判定 | 第33-37页 |
3.4 以新疆定量包装牛奶 400mL为例用体积单位标注净含量的检验方法 | 第37-40页 |
3.4.1 绝对体积法检验原理 | 第37-38页 |
3.4.2 相对密度的检验方法分析 | 第38-40页 |
3.5 净含量标注及净含量评定准则 | 第40-41页 |
3.6 检验报告结果的评价 | 第41-44页 |
3.7 结果校正 | 第44页 |
3.8 检验结果分析 | 第44页 |
3.9 测量结果评价 | 第44-47页 |
3.9.1 一般商品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分析 | 第44-45页 |
3.9.2 定量包装商品相对密度净含量的检验方法评价 | 第45-47页 |
第四章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检验测量不确定度分析与体系改进 | 第47-67页 |
4.1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| 第47页 |
4.2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步骤 | 第47-48页 |
4.2.1 方差合成定理 | 第47页 |
4.2.2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步骤 | 第47-48页 |
4.3 测量不确定度来源和测量模型 | 第48-50页 |
4.3.1 测量不确定度来源 | 第49页 |
4.3.2 建立测量模型 | 第49-50页 |
4.4 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U(x_i)和不确定度分量U(y_i) | 第50-57页 |
4.4.1 输入量估计值标准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 | 第50-51页 |
4.4.2 输入量估计值标准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 | 第51-52页 |
4.4.3 输入量分布情况的估计 | 第52-57页 |
4.5 测量过程的统计控制 | 第57-59页 |
4.5.1 常规控制图 | 第57-59页 |
4.5.2 控制图异常的判断准则 | 第59页 |
4.6 检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及影响因素分析 | 第59-62页 |
4.6.1 一般商品检验测量不确定度影响因素及权重比分析 | 第60-61页 |
4.6.2 相对密度法检验测量不确定度影响因素及权重比分析 | 第61-62页 |
4.7 检验、评定体系的改进 | 第62-66页 |
4.8 小结 | 第66-67页 |
第五章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检验结果运算处理系统应用 | 第67-74页 |
5.1 系统软件流程 | 第67-68页 |
5.2 软件的实现和检验结果分析 | 第68-74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4-77页 |
6.1 结论 | 第74-75页 |
6.2 展望 | 第75-7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7-79页 |
致谢 | 第79-80页 |
作者简介 | 第80-81页 |
附件 | 第81页 |